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十里荷香惹人醉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坐船賞荷 。 網上圖片

王大慶

 蘇州黃橋在相城區內,相城區歷史悠久,因春秋吳國大臣伍子胥在陽澄湖畔「相土嘗水,象天法地」而得名。「相土嘗水」是了解土質和水情,「象天法地」指觀天象和看風水。這是伍子胥科學的建城大綱。《吳越春秋》記載:「子胥乃使相土嘗水,象天法地,造築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陸八門,以象天八門;水八門,以法地八聰」。

 歷史的老人走過2500多年後,現今的蘇州黃橋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按照古人的遺訓,學習、掌握社會人文與自然科學知識,古城建設遵照科學規律。大力修繕和恢複歷史文化保護街區以及古村落等原生態人居環境,讓昆曲、古琴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光大,在依法保護文化古城的基礎上,精心打造出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生態之城。「濕地公園」、「梅花園」、「花卉植物園」等一批生態旅遊景點把黃橋扮靚成了一座天然的綠色之園,其中尤為令人讚歎的是綠色明珠「荷塘月色濕地公園」。

 應在相城區工作的外甥之邀請,我來到了黃橋。位於黃橋太陽路路南的「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佔地5000多畝,時逢7月,荷塘裡300多種精品荷花差不多全部綻放,紅色、粉色、白色、花色、橙色、複色、淡紫色等五彩繽紛的花色和單瓣、複瓣、重瓣、千瓣、重台等多種花型全部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滿池的荷花給我們帶來「荷花風前暑氣收,荷花盪口碧波流」、「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自然美景。漫步濕地公園,荷花水景植物展示觀光棧道、百米荷韻文化長廊、遊船碼頭、荷塘垂釣中心、蓮香品茗館、荷花餐廳、荷塘風情燒烤堤、荷花仙子雕塑、荷文化展示館、觀景塔等十多個特色景點從我們眼前一一而過,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聖潔如玉的荷花世界,讓我心裡覺得一片寧靜和安然。蘇州與荷花的淵源可謂源遠流長,300多年前的蘇州,就把每年農曆六月廿四日定為「荷花生日」,紅男綠女成對結對前往池裡划船賞荷,飲酒賦詩。吳王夫差更是在此為西施鑿建「玩花池」。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楚相春申君——黃歇就曾在相城開闢「荷花蕩」,擴種楚藕,開發水域,使吳地成為了賞荷採蓮的風雅之地,這就為荷塘月色積澱了豐厚的吳地荷文化淵源。

 夕陽西下,明月升空,兩千畝荷塘在五彩繽紛綵燈的點綴下更是風情迷人,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花就象一個個楚楚動人的少女,帶著羞澀的笑容隨著清風不停地向遊客致意。在月色朦朧中欣賞高低錯落、風情萬種的荷花,再透過清香碧綠的荷葉,反觀天空中時隱時現的明月,耳邊飄蕩著悠揚的江南絲竹,真不知此時是在人間還是在天上。信步踏上荷塘中的木棧橋,置身「田田」的荷葉中,與千姿萬態百般嫵媚的荷花仙子零距離接觸,更是讓人心曠神怡。荷花這種隨處可見隨水而安的植物,對我來說太熟悉了。有人讚美它的樸實,平易近人、無所要求、四處為家。有人敬佩它的品質,堅貞、純潔、無邪、清正,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真可謂「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裡,不待風來香滿池。」然而,在那月色朦朧綠野浮動的視覺掩映裡,還有一些寓意在我的腦海裡時隱時現,荷花對我來說實在是一種蘊涵豐富的花。它不僅是平民之花、君子之花、聖潔之花,還是友誼之花。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一個名叫玉姬的美貌侍女,只因看見人間男耕女織、成雙成對、恩恩愛愛,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冰清玉潔傳播友誼的荷花。由於「荷」與「和」諧音,故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作為和平、和諧的象徵。如今,千千萬萬的荷花仙子在黃橋荷塘落戶生根,為黃橋增添了新的亮麗,為黃橋走向世界擔任友誼的使者。

 「荷塘月色美黃橋,連天碧葉生機盎。」古鎮黃橋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也曾付出過巨大的代價,化工企業的排放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河道廢棄,綠草難生,天空霧霾,鳥兒離去……新世紀的陽光冉冉升起,黃橋人痛定思痛,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審時度勢,重新認識到這塊土地獨特的資源價值和開發方向,將綠色定為黃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定為黃橋的生命色。投資上億元建立起污水處理廠,接駁周邊近50家電鍍、線路板企業排污管道,日處理工業廢水1.5萬噸,全部達標排放。將300多個沉降魚塘和200多畝荒灘廢棄河道一舉改造成國內規模最大的以荷花為主題的城市濕地公園,集生態旅遊、休閒觀光、荷文化產業、科普教育和濕地保護於一體。再現了江南水韻荷香清麗意境,成為蘇州濕地水景後花園。終於迎來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燦爛前景。

 「十里荷香惹人醉,萬鴨歡唱黃橋謠。」別有風味的「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不但再現了蘇州賞荷民俗風情,而且在水韻荷香裡蘊藏著黃橋人民如意吉祥、幸福安康、攜手共建和平繁榮的和諧世界的禪機。

相關新聞
百家廊:十里荷香惹人醉 (2013-07-23) (圖)
琴台客聚:用心的食神 (2013-07-23) (圖)
翠袖乾坤:執着 (2013-07-23)
海闊天空:最古老的鬥牛場 (2013-07-23)
杜亦有道:猛虎難及地頭蟲 (2013-07-23)
思旋天地:「七回穩」 (2013-07-23)
淑梅足跡:再遊墨西哥 (2013-07-23)
百家廊:山連山,水連水 (2013-07-22) (圖)
琴台客聚:聽娟曲結緣 (2013-07-22)
翠袖乾坤:尊師重道 (2013-07-22)
跳出框框:杜鵑花 (2013-07-22)
生活語絲:「打日本仔」 (2013-07-22)
思旋天地:香港這本書 (2013-07-22)
網人網事:丟人高峰期 (2013-07-22)
百家廊:「公社大樓」──安化樓見聞 (2013-07-19) (圖)
琴台客聚:從球迷到球評家 (2013-07-19)
翠袖乾坤:期待不再 (2013-07-19)
古今談:蝗蟲害死了埃及 (2013-07-19)
杜亦有道:父女操刀 (2013-07-19)
演藝蝶影:《香港家+識碳》說環保 (2013-07-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