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交行將轉型交易型銀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15]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卓建安)交通銀行(3328)董事長牛錫明表示,目前經濟正處於下行期,國家在宏觀總量、調整結構等方面出台許多新舉措,在此背景下銀行一味做大規模並不可取,而應該由「加快發展」向「穩健發展」轉變,交行則可以由資產持有型銀行向交易型銀行轉變。

 牛錫明在接受內地《金融時報》專訪時表示,交行應通過積極介入貨幣、債券、外匯及衍生產品交易等各個市場,擴大非信貸資金運作渠道和規模,優化資金投向與資產配置,在保證流動性的同時,讓資產在流動中分散風險,擴大利潤增長源。

少做存量多做流量

 牛錫明說:「站在交行的角度,我認為可以由資產持有型銀行向交易型銀行轉變,從做存量向做流量轉變,這也是未來最有可能體現交行特色的經營領域。」他認為,目前在金融界,幾乎所有的金融創新都圍繞著銀行,證券、基金、信託、保險的創新產品只有把銀行拉上,才能賣出去。因此,銀行怎樣做到是「風險的有限承擔者」而不是「風險的全部承擔者」,是轉型中的重大考驗。

 牛錫明指出,要提升跨境、跨業、跨市場的經營能力,這實際上是國際化、綜合化經營問題。銀行依托企業走出去而國際化,依托人民幣國際化而國際化。銀行應全面提升跨境跨業的規模和層次;應鼓勵商業銀行更好地、規範地發展理財業務,並穩步推進資產證券化。

 牛錫明強調,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銀行業面臨的經營大環境主要表現為經濟增速趨緩和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兩大基本特徵。此外,互聯網金融也加速了金融脫媒,並正在撼動傳統銀行的穩固地位。

重點防控穩健發展

 牛錫明指出,隨著經濟增速趨緩,金融資產大幅膨脹掩蓋下的金融風險開始釋放。同時,政府對經濟減速的容忍度提高,不再出台大的刺激政策,而是要倒逼金融「去槓桿化」和經濟結構調整。商業銀行「發展、轉型、風險」三者關係已經發生變化,一味做大規模,向規模要利潤的時代已經過去。

 牛錫明表示,對交行來說,當前的工作重心已經轉變為「防控風險、穩健發展」。既要看眼前,保持盈利合理增長,不能讓存貸比、不良率等指標滑出底線;更要抓長遠,扎實打好基礎,積蓄後勁,持續推動轉型發展。

相關新聞
騰訊次季多賺19% 低於預期 (圖)
業績遜色 騰訊料現沽壓 (圖)
中信泰富澳鐵礦蝕逾10億 (圖)
八號波 港股金市全日停市
網龍一手料派4042元特別息
伽瑪物流下周四上創業板
基金經理:睇好歐股 減持亞股 (圖)
半年盈利2400萬 大遜預期 國泰派錢冧股東 賺0.6仙派6仙 (圖)
史樂山:捷星或不符辦廉航條件
國泰及港龍營業數字 (圖)
大新半年多賺35%派9仙 (圖)
大昌行生意減兩成
澳博半年賺38億增12%
裕元中期純利減28.54%
喜尚半年賺806萬不派息
陽光油砂虧損收窄55%
外匯基金境外資產減297億
李澤楷ING改名富衛 (圖)
港8月上旬一手註冊彈5.5倍 (圖)
二手頻錄減價成交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