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前一陣,微信朋友圈中流傳著一則很有名的心靈雞湯:《牆上的咖啡》。大意是說作者遊覽美國時,在洛杉磯的一家咖啡店中,看到總有顧客多買一杯咖啡,然後讓服務生把這杯多出來的咖啡「貼到牆上」。服務生每次接到要求後,都會在牆上貼張紙,上面寫著「一杯咖啡」。就在作者不明其意之時,有位窮人走進咖啡店,在看到牆上有「存貨」之後,窮人對服務生說「牆上的一杯咖啡」,然後,服務生會「以慣有的恭敬姿態」為這位窮人端上一杯咖啡,窮人享用完咖啡後沒付賬就走了,而服務生則從牆上揭下一張「咖啡紙條」扔進字紙簍。謎底揭開了,無數人感動了,很多地方效仿了,但效仿當中,卻仿出了不同的境界。
還是先來普及一下這杯咖啡的背景,其實,這杯咖啡有個悠久的歷史,起源於一百多年前的意大利那不勒斯,學名Suspended Coffee,中文譯成「待用咖啡」,近年來借助網絡再次流行普及,是「隨手公益」的代表。最近,包括台灣、香港、上海等地都出現了「待用咖啡」或衍生的「待用快餐」,微博上也經常有帶V的名人對其進行推廣。
不過,這杯咖啡到了華人地區卻出現了一些「水土不服」,比如很多人都在糾結所謂的「監督機制」,一方面擔心有人會「冒充窮人白吃白喝」,一方面又擔心「店家怎麼說怎麼算」,言外之意「你瞇了多少我不知道」;比如有些人懷疑那些搞活動的店家「慈善是輔廣告是主」;還比如有人認為咖啡不是必需品,與其「捐咖啡」不如「捐包子」……此外,還有店家精心設計了一整套方案,比如打製精緻小木牌,多買咖啡的人要「買牌子再走到左邊區域掛牌子」,享用咖啡的人要「取下牌子交給店員」,而牌子種類還分很多種,認捐認領的規則也有若干……
咖啡還是咖啡,但確實有點變味了。
在這篇文章的首段,小狸其實大可以用更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整個故事,但小狸刻意保留了很多細節,就是因為這些細節其實才是整杯咖啡真正的精髓、亦是整個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待用咖啡,講的從來不是施捨,而是尊重。這個尊重,包括對店家和認領者的無限信任,以及對受惠者尊嚴的絕對保護。沒有那麼多「聰明人」,亦沒有那麼繁複的作秀規則,一切簡單、安靜而自然,牆上的咖啡,甚至不是贈予,而是分享。
但最後小狸還是要說,雖然有點變味了,但咖啡畢竟還是咖啡。境界雖然稍遜,但方向卻無疑是正確而美好的。起步的階段,總會艱難,但堅持下去,社會總會變暖。
你好,兩杯咖啡,一杯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