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 絲
當今的出版業發達,買書或上網閱讀都很便捷,把一本書讀完也不難,只須有足夠的時間及平和的心態就能做到。故不少人讀書,心態也多隨意,就是隨便揀來翻翻,不想在內容選擇上多費力氣。而這種簡單的讀書之法,只是閱讀的一個淺層面,只是在看熱鬧,要想做到與書中內容交融相匯、投合無間,獲得智慧的啟發,還得加上一份穿透紙背的深邃與沉重,合而觀之,才是真正的會讀書人。
如果用淺俗的話語詮釋,讀書就是一場足不出戶的旅行,要想獲得良師益友的啟悟,就得會挑「旅伴」。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說,「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挑選適合自己的書,就像挑選一位志趣相近、行合趨同的旅伴,如此在旅途勞頓和遇到麻煩時,才能一路相安,彼此契合。
因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閱讀志趣,出自於各自天性,他人無法勉強得來,一個人若是找到了與己個性氣質、風格趣味相投的作品,是會有天涯知己之感的,心情也會極為暢達痛快。就像唐代歐陽詢看見道旁古碑,如遇相交多年的老友,於碑前賞玩三日夜不去。北宋米芾看到他人珍藏的蔡攸書帖,央求交換未果,竟然以跳水自殺相脅。閱讀一本氣質相近的書,也就像是在與好友一道切磋琢磨,彼此的心意相通,書中採用的深文曲筆,婉言諷諫,哲理隱義,都能一一明瞭,自然能從中獲益良多。古人認為,讀書須得力於一家,也就是這個道理。
反之,若是作家或作品的精神思想、情感氣質與己皆格格不入,就像一位意見相左、時時鬧彆扭的旅伴,你想登山,對方卻想去購物;你想去品嚐地方小吃,對方卻說正在減肥節食。如此心意相悖,旅途肯定就不會愉快。讀書也是如此。南宋詩人楊萬里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談及自己讀書不相合的痛苦,「某昔讀書至此,必掩鼻而過之,今則不然,豈惟不掩鼻,又將褰裳而踐之」。把情趣相悖的書喻作是便溺漫流街道,往旁邊過都須掩住鼻子,以免聞到散發出的濁臭,到後來情況更甚,要把衣襟提起,踮起腳尖才敢往旁邊過,生怕玷污了衣服。
一個人若是對書厭惡至此,即使強讀也是無用,因無法探求書中本意,讀得似是而非,反而有害。而讀書相悅的最高層次,就是書中的一言一語,如同自己所寫。蘇軾早年讀《莊子》,喟然嘆道:「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莊子》,得吾心矣!」讀書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得失寸心知」的契合和領悟,如此感物吟志,如出胸臆,才會渾樸自然。也因為此,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說,只讀自己喜歡的書,不喜歡的書且留與他人去讀,確為至理。閱讀如同行走,若是與一位齟齬旅伴出遊,所到之處即使風光秀麗,景物美好,也是無趣。 ■ 網上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