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2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太倉寫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太倉的金倉湖。 網上圖片

王大慶

 蘇州太倉,二十年前我對它就有過一面之交。當時我出差到蘇州,順便去看望在太倉工作的大學同學,也順便瀏覽了這個城市。感覺這個位於長江入海口的港口城市沒有多少讓人留戀的景象,更沒有多少值得去遊覽的景點。

 二十年後,當班上同學們謀劃入學三十年搞一次聚會活動時,太倉的同學大沈聞訊打來電話,熱情相邀同學們到太倉一遊,費用由他負責。早就聽說大沈現在是太倉一家外資企業的財務總監,年薪在六位數,還有不菲的消費基金,這區區數萬元旅遊費對他來說算不了什麼。只是太倉有什麼可吸引眼球的景點呢?大沈在電話裡說,來吧,太倉現在變化很大,到這裡看看就知道了,保證你們不虛此行。

 從家鄉到太倉也就200公里左右,早晨5點半出發,從高速走旅遊大巴兩個多小時就到了。用過早餐,大沈便領我們先參觀太倉港。太倉港我略有所聞,知道它古稱劉家港,曾有「天下第一碼頭」、「六國碼頭」美譽,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然由於同處長江入海口南岸的上海港的崛起,太倉港因此一度沉寂。二十年前我到太倉時曾慕名來過這裡,那時的太倉港集疏運不成體系,基礎設施也不完善,從港口下車,沿著一條臨時便道進入碼頭工地,只見江堤外蘆葦荒草隨風飄蕩,野兔飛鳥不時出沒,進江入海的船隻三三兩兩地駛向遠方,使人頓生一種惆悵……二十年過去,太倉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處都是喜人的繁忙景象:巨大的岸吊、龍門吊沿江排開,色彩鮮艷的集裝箱和木材、雜貨堆積如山,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人氣升騰。 大沈說,太倉市從九十年代初就確立了「以港興市」的發展戰略,現在這片希望的熱土正日益顯示出她獨特的魅力。從1993年建成投運第一個貨運碼頭起,1998年建成投運了第一個集裝箱碼頭,2001年開通了第一條集裝箱班輪航線,到2012年集裝箱吞吐量已超過40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超過了1.2億噸。現在太倉港已開通內外貿航線90多條,建成大小泊位60多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就有30多個。全球前20強班輪公司已全部在太倉港開展業務。這一連串數字折射的是太倉港跨入了高速發展的時代,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現在的太倉港已成為長江集裝箱運輸第一大港,長江沿線進口鐵礦石第一大港,全國海運木材進口第一大港。繁榮的物流貿易還吸引了世界500強、央企爭相落戶港口經濟區。崛起了一批以石油化工、高檔造紙、金屬加工、電力能源等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臨江產業集群。從而使港口經濟成為太倉經濟總量的半壁江山,成為引領太倉提速發展的強大引擎。

 如果說太倉港是太倉經濟高速發展科學發展的一個縮影,那金倉湖則是太倉經濟生態發展和諧發展的一個見證。是日下午,我們驅車前往金倉湖。金倉湖是太倉撤縣建市後新建的濕地公園,公園總面積6平方公里,園內河塘密佈,周邊大小河流縱橫交錯,是一個難得的濕地區域。金倉湖給我們的感覺有點特別,它不像太湖、西湖那樣自然而然形成的天然湖,也不像玄武湖、昆明湖那樣純粹的人工湖,而是一個集旅遊、休閒、綠色人居及新農村建設於一體免費開放的綜合生態園。生態園以金倉湖為核心,分為濕地生態保育區、濕地體驗區、金倉湖遊覽區、濕地農業觀光區、休閒度假區五個區域。金倉湖水面超過1000畝,湖面寬闊,波光粼粼;湖畔的疏朗草坪總面積多達10多萬平方米,碧綠的草坪、成片的喬木林疏朗有致,更有曲折的木棧道、別致的木平台將草坪和湖光島色聯成一體,讓人心曠神怡。縱觀金倉湖,北岸線植物豐富,郊野氛圍濃厚;南部120萬平方米的濕地公園自成一派,大量的植被、水景,形成了太倉城區與沙溪鎮接壤處獨特的綠色景觀,成為人們緩解壓力、放鬆心情、回歸自然的好去處。

  更迷人的是金倉湖西岸線的赤足公園,它是園內的標誌景觀,也是目前國內首家唯一一家倡導赤足運動的體驗式公園。我們從一個裝飾得如同原始森林一般的小門進入,脫下腳上的鞋子,體驗赤腳走路的樂趣,讓平日裡被鞋子束縛的雙腳獲得徹底的解放,其實,赤腳行走不僅能更加親近大自然,還是一種健身運動,因為腳是非常敏感的部位,腳底上有超過7000個神經末梢和26塊骨骼,赤腳行走就是一種反射按摩,刺激穴位,會讓你感覺人體舒適、精力充沛。赤足公園裡設有浮橋、吊橋、戲水溪流、樹屋等設施,我們赤著腳盡享水鄉風情田園樂趣,走困了,便在百花音樂噴泉前,聆聽美妙音樂,感想金倉湖的真諦。

 金倉湖因地制宜變廢為寶,不愧是保護生態環境,創建一流水利風景區的傑出典範。金倉湖原先只是高速公路集中取土時留下的一塊廢坑。是單純將廢坑整理為湖,還是以改造廢坑為契機,帶動周邊新農村生態建設,改善區域生態環境,這是考驗太倉一班人的才略、謀略和器略。讓人欣慰的是太倉市委區委市政府果斷決定實施金倉湖生態項目建設,建設前提是保護大面積水體、林地、自然景觀、生物資源和鄉土文化。在建設中綜合考慮了生態保護、休閒娛樂、市民健身和吳地文化等多方因素,農戶動遷、新農村建設、土地整理、戰略水庫各個方面也都得到了有機結合,形成了人水和諧的局面。如今的金倉湖,已成為一個以水為主、生態平衡、環境優美、景觀豐富、動植物多樣、文化濃郁,集綠地、林地、濕地三合一、城市農村一體化的郊野風景區。其佈局巧妙、創意新穎的建設模式讓人讚歎不已。

 太倉可書寫的篇章很多,太倉讓人稱羨的地方也很多,由於逗留時間和篇幅有限,我只擷取了這兩朵美麗的浪花,以引起人們更多更美麗的發現。

相關新聞
香建峰:淡化了衝突和矛盾的藝術 (圖)
《小兔和洗頭水之間》 (圖)
《電車站》 (圖)
《鼻識》 (圖)
《太平有象》 (圖)
《犀牛的新角》 (圖)
香港藝術節2014搶先看(四) (圖)
歷史與空間:漢武帝的「民主櫥窗」
亦有可聞:大美中國茶(上) (圖)
豆棚閒話:閱讀如行走 (圖)
詞話詩說:失憶蝴蝶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太倉寫意 (圖)
琴台客聚:乾隆遊江南 (圖)
翠袖乾坤:打風的一天
海闊天空:最完美的結合 (圖)
杜亦有道:可誌可念永不相忘
思旋天地:「尤特」匆匆過
淑梅足跡:關懷獨居老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