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富達證券(香港)業務部副總經理 林振輝
8月16日,按營收排名12位的內地券商光大證券,錯誤下達海量買盤,令上證指數兩分鐘內上升近6%。光大「烏龍指」事件不單止令光大證券風控缺失成為市場焦點,內地券商龐大的自營業務規模也浮出水面。近年來,內地券商都在努力告別單一業務模式,實現業務多元化。
傳統業務萎縮 依賴自營業務
內地券商有三大傳統業務:經紀業務、自營業務和投行業務。經紀業務—A股自08年大跌以來一直處於低位,大部分散戶已經成為「僵屍戶」,甚少交易致使券商股票佣金收入銳減。據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2年佣金收入占券商總收入的比重為39%,遠低於2008年的70%。投行業務也面臨相似情況,IPO項目減少,去年11月甚至暫停IPO,至今仍未開閘。唯一可以依賴的只有自營業務,證券投資收益由2011年的49.77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升至2012年的290.17億元和今年上半年的209.44億元,佔券商總收入比重由2011年的3.66%升至2012年的22.41%,今年上半年更升至26.67%,增速驚人。
2008年以來,內地券商整體營業收入沒有出現明顯下滑,除了自營業務發展迅速之外,其他業務的發展也功不可沒。2012年內地券商開始開展財務顧問業務,投資諮詢業務和融資融券業務。2012年此三大業務的淨收入達到99.57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為7.69%。而今年上半年三大業務淨收入已經達到95.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佔總收入比重升至12.17%。
拓展新業務 實現多元化
與此同時,股票期權和國債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已經臨近發行,儘管「烏龍指」事件可能會延後推出時間,但已經箭在弦上。另外,近期包括有光大證券在內的總共9家券商取得證券資金帳戶消費支付功能試點資格,國泰君安更成為首家進入央行支付系統的券商。進入央行支付系統,意味著券商可以跳過第三方銀行託管,直接將證券帳戶轉變為銀行帳戶,可以實現消費、轉帳、匯款等類銀行業務。換言之,即使市場低迷,客戶拋售變現後的閒置資金很大可能會繼續留在證券戶口,可以有效提升券商抗周期能力,而類銀行業務也能增加券商收入。
隨著市場逐漸回暖,加上IPO開閘可能性越來越高,筆者預計券商三大傳統業務將會有所回升。而券商創新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可能會推行的股票質押融資、國債期貨等業務,對於券商都有積極推動作用。在風控穩健前提下,長遠來看,內地券商行業將會迎來發展良機。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