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康民
我自小喜歡看課外書,小學時期已經讀過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也會讀巴金的《家》。到了中學,更是文學愛好者,《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通通讀完。還讀過一些《封神榜》、《老殘遊記》之類的古典作品。至於五四以來的名家小說,如魯迅的《吶喊》、茅盾的《子夜》、巴金的《春》、《秋》和一些短篇,郁達夫和張資平的有點頹廢傾向的小說,也都讀過。我又特別愛好張天翼的童話小說。中學時期的通讀文學名著,打好今天文字寫作的基礎。
照理,我這個愛好文學的青年,到大學應該去讀文科才是。但我卻選擇考取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原因是父親認同魯迅的遺訓,不想兒子作一個空頭文學家,而我也有「科學救國」的抱負,於是學工程去了。
在大學學工程學,頗為吃力。因當年工程科學專著的譯本不多,需要啃英文原著。我是中文中學畢業,啃原著自然不易。但要「科學救國」,自非下一番苦工夫不行。
但我仍然在課餘讀了不少文學作品,戰時文學大家的小說著作,大部分都讀過。
想不到大學畢業後的科學救國志願落空,竟跑到香港來當教師,在教育界幹了一輩子。不過,在業餘仍然不忘文學,不忘寫作。直到退休之年,改行當政治評論員。又居然寫出名堂,聽到不少讚揚和批評的意見。總之,評論文章有人注意和議論,就是一件好事。
我認為一個人,無論幹哪個行業,卻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寫作是表達意見的一個重要手段,說話和寫作有密切關係。不能流暢寫作的人,恐怕用話語表達的時候,會辭不達意,更遑論有文采了。有的人連講話稿都要請槍,或者表達一個意見乾巴巴的,就是缺乏文學修養的緣故。文學修養不是文學家的專利,是每個行業的從業員都應該具有的。修養有高低,但基礎不可缺。所以我常常奉勸青年人,要多讀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至於一些流行小說,良莠不齊,不看也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