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與開髮型屋的朋友閒聊,他訴說店舖開在一中產私人屋苑,住戶雖願消費,就是有個共同性格,不願預約。衝入門便要即時的服務,要等的話轉身離去。鄰近的行家都說他們的客人沒這樣的個性。原來各地區的住戶各有性格,真是物以類聚。
朋友對預約的概念有很大感觸,他說:「大家去看醫生前會預約,等一、兩個小時沒抱怨;身體檢查、牙醫排期一、兩個月也願意等,為何唯獨洗頭剪髮不願預約?是以學歷作標準?」我聽出朋友的想法過於自卑和敏感。
我說:「這不關乎學歷,是可取替性的問題。要洗頭,這家沒空檔便到別家去,或回家自己洗,反正有選擇;頭髮今天不剪明天剪影響不大,不會像感冒牙痛般令人難受。這是客人朝自己的利益和方便去做選擇。你看賣雞蛋仔的,只要老伯做得好吃,客人依舊願意排長龍輪候,可見與提供服務者的學歷無關。」
其實,香港人一般都是急性子,不大喜歡預先計劃,愛即興、愛自由。外出用膳的習慣可見一斑,除非必須要吃某家的菜式,不然哪家餐廳有座位,便光顧哪一家。
預約是個好習慣,最重要是保障自己在指定時間獲得指定的服務,也讓提供服務者有足夠的時間作充分的準備,其實最大的受惠者還是自己。沒計劃習慣的人,其實對家人和朋友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響,除非他們身邊的人已習慣。由於即興,便會慣常地作出改變,或突然作出令人措手不及的決定,雖說有時會帶來驚喜,但打亂了別人的計劃和生活安排,絕非受歡迎的一群。
沒計劃的人,常會錯失了許多機會,由於沒有目標和安排,過著「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的被動日子,最終是難成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