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通俗經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這書並非珠鏈,而是珠花。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內地有博士生來搜香港文學資料,方向是通俗文學。他說是經某大學者之介,才找到區區。然在下近月甚忙,暑假亦無得外遊,怎有空「指教」?博士生說,對高雄極有興趣,並出示《經紀日記》影印本,赫見頁頁皆見熒光筆圈點,原來皆係粵方言也,我不禁啞然失笑,道:「連這也摸不清,怎研究!」彼竟說:「就想向你請教。」本人即時投降,坦言沒空,遂曰不如轉介給一專家,比本人更優而為之。彼忙問是誰,答曰「捍衛粵語」為己任的潘國森是也。他雀躍道:「好極了!久聞他的大名了。」

 但他仍死纏不休,追問高雄這位香港「通俗霸主」的點點滴滴。罷罷,惟有和他閒扯一番。我說,高雄深受晚清和民初小說的影響,自承「學習」《儒林外史》、《老殘遊記》,亦曾私淑《阿Q正傳》。另如他後期寫的《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新篇)》等,靈感簡直是來自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怪現狀》。

他用日記體來寫《經紀日記》,在戰後的香港文壇,是第一部這類作品,而且運用得十分成功。此後,他以石狗公筆名寫的《石狗公自記》,以凌侶筆名寫的《香港靚女日記》都是沿自這一路向。而日記體小說,正是晚清遺風,因為在此之前的日記,多是「史筆」,而非「文筆」。一八九九年林紓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中國作家才第一次意識到小說中穿插日記的魅力;直到一九一二年徐枕亞作《玉梨魂》,日記才真正進入中國小說的布局,兩年後撰《雪鴻淚史》,託為「何夢霞日記」,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用日記體寫作的長篇小說。高雄襲承這一體制,但在內容上,他走的卻是晚清諷喻小說的傳統,《經紀日記》的諷刺、針砭時世時人的痕跡,遍處可尋,這影響了他五十年代以旦仃筆名寫的《天堂遊記》等作品。

 曾樸在修改《孽海花》後說:「他(指胡適)說我的結構和《儒林外史》等一樣,這句話我卻不敢承認,只因為雖然同是聯綴多數短篇成長篇的方式,然組織法彼此截然不同。譬如穿珠,《儒林外史》等是直穿的,拿著一根線,穿一顆算一顆,一直穿到底,是一根珠鏈;我是蟠曲回旋著穿的,時收時放,東交西錯,不離中心,是一朵珠花。」

 高雄雖然學習《儒林外史》,但《經紀日記》並非珠鏈,而是珠花。他以經紀拉這一人物,「東交西錯」,牽出眾多人物,和「穿」出眾多事跡來,是戰後香港社會一個縮影,堪稱傑作。 日記體小說,在一九五四年有夏易以白話文寫的《香港小姐日記》,但無論在文體上,反映社會現實上,都不及這部三及第小說。

 博士生得「料」,歡欣而去,往找潘國森學粵語也。哈哈!

相關新聞
百家廊:神奇古塔風韻猶勝當年 (2013-09-17) (圖)
琴台客聚:通俗經典 (2013-09-17) (圖)
翠袖乾坤:又中秋 (2013-09-17)
海闊天空:思獨樂的獨樂寺 (2013-09-17) (圖)
杜亦有道:山頂屍哭聲 (2013-09-17)
思旋天地:支持青年創新 (2013-09-17)
淑梅足跡:我愛布拉格 (2013-09-17)
百家廊:養老差異 (2013-09-16) (圖)
琴台客聚:工科生遲到 (2013-09-16)
翠袖乾坤:預約概念 (2013-09-16)
跳出框框:唐人街賭場 (2013-09-16)
生活語絲:讚南京越劇 (2013-09-16)
思旋天地:核心價值 (2013-09-16)
網人網事:幼稚V與腦殘粉(下) (2013-09-16)
百家廊:家鄉故鄉情(下) (2013-09-13) (圖)
琴台客聚:羅屋:客家無故事 (2013-09-13)
翠袖乾坤:日常生活 (2013-09-13)
古今談:汗血馬保留了一個大秘密 (2013-09-13)
杜亦有道:物離鄉未必貴 (2013-09-13)
演藝蝶影:酒會碰上的戲劇人 (2013-09-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