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野村:野村經濟學家張智威指,滙豐製造業PMI初值分項數據中新出口訂單是6個月以來第一次升至50以上,反映外需的反彈;投入和出廠價格雙雙上漲可能暗示未來有通脹壓力。預計9月份中國官方PMI將從8月份的51.0上升至51.7。近期的增速反彈主要是受到重工業的支撐,如鋼鐵生產,預計反彈勢頭將延續至11月份,但之後將難再延續太久,因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可能會收緊貨幣政策,政府並將把焦點從增速轉向努力促進經濟再平衡並改善成長質量。
■美銀美林:美銀美林經濟學家陸挺和治曉佳表示,滙豐中國製造業9月份PMI初值的表現優於預期,主要受到產出和新訂單的驅動。10月1日公布的官方9月份PMI或延續8月份的強勁表現,甚至是進一步小幅上升。從8月份以來經濟數據表現優異意味著市場不應該再期待會有大型刺激舉措出台;房價快速上漲將為政府維持寬鬆政策形成掣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經濟增長和金融的穩定仍然是領導人非常看重的,因此短期李克強總理不太可能作出有違金融系統穩定的做法,預料他或將減少有關促增長的言論表達。
■國泰君安:國泰君安分析師時偉翔指出,增長預期穩定性上升,通脹預期進一步強化,最樂觀的通脹預測已升至3%或以上;應該更多關注地產銀行為代表的低估藍籌板塊估值修復機會。未來一周流動性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季末效應,但會好於之前市場預期和季節性規律,因為金融機構已主動調整流動性水平並且外匯佔款已經恢復增長。進入10月份,關於改革方向的預期可能會被進一步激發,市場關注重點將會進一步聚集在新城鎮化為方向的改革重點領域,在新城鎮化背景下,推薦智慧城市、節能環保和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城市內基建領域的機會。
■中金公司:美國QE未如期退出對經濟的正面推動作用,遠未及推出QE3時的影響,但短期內利於新興市場流動性改善,對於中國,美元走弱將有助於外匯佔款進一步恢復。中國央行四季度發行央票收緊流動性的可能性亦不大,即使發生,對債市的衝擊也會較小。建議在明朗政策信號出現之前,投資者可先博弈流動性改善帶來的市場反彈,其後觀察改革政策和力度來決定是否繼續持有和增持。 ■資料來源:彭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