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傳播與交融─宋代的地域文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9-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黃居寀的黃體畫:《山鷓棘雀圖》。

文: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許競思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個特定的領域內,地理環境影響著人類的活動而形成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中國的地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中,經歷過一個相對穩定而又富有變化的過程,當中一次巨大的變遷便發生於宋代。

背景:上古時代至五代十國

 上古時代的地域文化大致便包括了華夏文化及東夷、西戎、北狄、南蠻文化;它們各有不同的特色,經過碰撞與融合後,最後便在中原地區匯聚成廣大的漢文化。而漢文化依據各地的自然環境和歷史,又逐漸形成巴蜀、三秦、三晉、齊魯、燕趙、荊楚、吳越等地域文化。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儒、道、墨、法、名、兵、農等諸子百家,就是建立在地域文化的基礎上。

 春秋戰國之後,魏晉南北朝是另一個南北文化明顯對峙的時期。當時,由於大規模的戰亂多發生在北方並且時間持續很長,北方的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加上少數民族入主,不懂中原禮儀,使北方文化有所衰弱。相反,南方的政權相對較穩定,大批北方貴族、士大夫及平民南遷,亦加強了其文化的發展。直到隋唐大一統時代,相對融合的南北文化在各自基礎上共同發展,開創了繁榮昌盛的盛唐文化。傳統的地域文化格局回復到以長安及洛陽為中心,北方的西部、中部地區再度得到重視,南方文化與之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唐末五代十國時,西北與北方的領土再次被少數民族佔有,傳統的地域文化格局開始變化:重心稍向東移,以洛陽、開封為中心,南方文化在東南地區的南唐、吳越漸漸形成了新規模。

宋代時地域文化的傳播與結聚

 北宋的版圖固然遠不及隋唐盛世,其北方的領土尤為狹小,大大喪失了原有的活動和發展空間。受到外患困擾,部分地區的經濟及文化發展速度減慢甚至衰退。與此同時,南方文化迅速發展,並進入了黃金時代。到北宋後期,東南地區的發展終於趕上並超越北方。地域格局由是發生了巨變──北方文化再難獨領風騷,黃河流域的凝聚力已大大減弱。而北宋滅亡後,宋金之對峙也就成了南北對峙。北方文化繼續受戰火摧殘,南方文化則持續發展。兩浙杭州成為了南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所在地,鞏固了東南地區文化重心的地位。宋朝以後的元明清三代,中國不再出現分裂割據的狀態;儘管政治中心北移至北京,但文化重心已長期穩定於東南地區。這意味著,政治力量已不能再左右文化重心的所在地,宋代完成的地域文化格局,大規模地融合了南北文化,因此在歷史上有著重大的意義。

 事實上,交流中的南北文化仍有主次之分,宋代地域文化交流的主流是北方文化向南方傳播。那主要是因為北方在政令發佈和傳統文化主體上有著天然的優勢,而南方在歷史累積和正統觀念上於當時仍比北方弱。加上,北方文化較成熟與保守,南方文化相對開放,對北方文化的接受性較強。而建炎南渡之際,據《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所載:「中原士民,扶攜南渡,不知幾千萬人」,北方人口潮水般湧向南方;南下的人中,以官僚士大夫、富人、有一技之長可易地謀生的工商業者為多,文化質素較低、離開土地就生計成疑的農民較少。南遷的北方人帶來當地的文化進入南方,對南方文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促進了南方文化的發展。比方說,兩宋之際,大批名匠南遷至兩浙秀州嘉興,遂使嘉興的漆器工藝發展蓬勃,成為了新的中心之一。

 另一方面,簡單來說,南方文化向北方傳播的例子,大的有禪宗(南宗)北上,為北方佛教帶來了新的元素;小的有四川畫家黃居寀等到京師後,在畫院中形成了以富貴為特色的黃體畫,奠定了其在北宋畫壇的地位。較具體的則有飲食的例子,歐陽修在《京師初食年螫》一詩中指出:「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東南限淮海,邈不通夷華。於時北州人,飲食陋莫加。雞豚為異味,貴賤無等差。自從聖人出,天下為一家。南產錯交廣,西珍富邛巴。水載每連舳,陸輸動盈車。溪潛細毛髮,海怪雄鬚牙。豈惟貴公侯,閭巷飽魚蝦。」可見宋初在統一南方後,南方食品大量湧入京師等北方地區,改變了其只以雞、豬肉為珍奇之味的飲食習慣,豐富了北方的食品類型。那時候的開封便有大量「南食」、「川飯」的食店。

結語  

 在社會文化中,研究風俗是最為困難的,風俗既有此一時彼一時的差別,更有著此一地彼一地的差別。如俗語所言:「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具體的風俗因地而異,各有特色。各地的風俗都是長期形成的,當中有著自然環境、社會及時代等不同的原因,因為能反映出一個地方及當地人獨特的精神風貌。北方人多忠厚強悍、勤勞節儉,與南方人的靈巧輕揚、進取實際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自魏晉南北朝起,政權的南北分裂往往造成兩方文化的對壘及碰撞。一直至宋朝時,南北文化的交融終達至頂峰,文化重心進一步往南移,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相關新聞
「保良市集」—幫助基層市民用創意創收 (圖)
歌劇大師威爾第展覽亮相國博 (圖)
鄂爾多斯文學獎頒發
古兆勳:借港國際舞台 外推「敦煌文化」產品 (圖)
著名當代藝術家舒華回湘辦展
歷史與空間:傳播與交融─宋代的地域文化 (圖)
豆棚閒話:「文職將軍」及其它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醉蟹 (圖)
文藝天地•試筆:手機
文藝天地•手寫板:騎車遊洪雅 (圖)
百家廊:塔爾寺前一藏女 (圖)
琴台客聚:「準備回家」的楊絳
翠袖乾坤:王菲李亞鵬婚變餘波未了
天言知玄:名妓八字
杜亦有道:應治重罪
隨想國:問心無愧
路地觀察:邪惡一歲針(一)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