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為占筮之書,故得以避過秦火之劫,流傳至今。不過,《周易》雖然是占筮書,但當中的「變易」思想,卻包羅萬事萬物,蘊涵豐富的人生哲理。
聖賢孔子晚年亦醉心研易,隨身攜帶《周易》一書,愛不釋手,更讀到令穿連竹簡的皮條也斷了數次。到底《周易》有何吸引,又有何哲理呢?《繫辭傳》說: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義,易以貢。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
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譯文
孔子說:「習《易》,到底有何用處呢?習《易》,可以通曉物情而成就事務,涵蓋天下的道理,如此而已。」因此,聖人以《易》來感通天下之心志,奠定天下之大業,決斷天下之疑難。由於蓍數的特質是圓通而神妙的,卦體的特質是方正而明智的,六爻的義理是以變易的道理來啟示吉凶的。聖人體察易理,從而洗濯心靈,潛化萬物,與民眾同憂同樂。
大凡《易》所展現的情理,兩相鄰近而不相應合,就會有凶險;甚或有人趁機加害,結果又悔又憾。(通過《易》相感相應之理,可以發現,)有叛變之心的人,其言辭必虛偽奸詐(或從舊訓「愧疚不安」);內心疑惑的人,其言辭必散漫支離;賢良美善的人,其言辭必簡約樸實;浮躁多欲的人,其言辭必聒噪繁多;誣害良善的人,其言辭必游移閃爍;失去主見的人,其言辭必吞吐卑屈。
注釋
開物成務:孔穎達《正義》:「言《易》能開通萬物之志,成就天下之務。」
冒:涵蓋,統括。
以:介詞,憑,據。謂習《易》此前提。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常用其莖來占卦。
方以知:方為方正、規矩。以,作連詞用,表示並列關係,猶「而」。知,同「智」。
貢:韓康伯注:「告也。」
退藏於密:後退隱藏於幽密之處,不露行跡。謂哲理精微深邃,包容萬物。
或:不定指代詞,猶「或許有人」之意。
吝:吝惜,遺憾。
:慚,舊注多訓為慚愧。近人高亨疑「慚」當通讀為「漸」,訓為「詐」義,或是。
疑:疑慮,猶豫。
枝:枝梧,散亂,模稜兩可。
吉:良善。
游:游移不定,閃爍其辭。
失其守:失去主見,孔穎達云:「失其所守之志,故其辭屈橈不能申也。」今人或釋為「喪守操守」、「疏失職守」,恐非。
屈:詞窮理屈。
察言觀色 見微知著
研讀《周易》,並不僅求個人趨吉避凶,而是為了了解吉凶背後的道理,從而洗濯人心,與眾同憂同喜,彼此互助互進。
不過,《周易》強調的是互相感應,單方面、無止境的盲目付出,只是不識時務。因此,要懂得觀察時勢變易,體察人情世故,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凡事止於至善。《繫辭傳》舉「將叛者」等人為例,說明一個人的言行表現,與其心態有密切關係,若能見微知著,當可避免犯錯或遭害,悔憾收場;《論語.公治長》說:「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道理與此相近。 ■謝向榮 香港能仁書院中文系講師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