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高宗李治。 網上圖片
文:安立志
中國古代的封建帝王,「以一人治天下,以天下奉一人」,養尊處優,窮奢極慾,差不多都營造過離宮別館。中國現代歷史學家陳垣先生的史著《通鑒胡注表微》之「勸戒篇」,曾經涉及這一問題,他列舉的案例是隋唐時期的仁壽宮(九成宮)。
仁壽宮係隋代離宮,位於陝西岐州扶風郡(今陝西麟游),始建於隋開皇十三年(593年),毀於唐開成元年(836年)。隋文帝楊堅初建時命名仁壽宮,唐太宗李世民重修後稱九成宮,唐高宗李治改名萬年宮,後又恢復原名九成宮。仁壽宮是甚麼樣子?曾為隋朝舊屬的貞觀名臣魏徵在《九成宮醴泉銘》中寫道:「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觀其移山回澗,窮泰極侈,以人從慾,良足深尤。」仁壽宮(九成宮)作為皇朝的離宮,隋之廢嗣奪嫡、文帝駕崩,唐之太子監國、突厥兵變、高宗遇險,許多重大事件都發生在這裡。
隋文帝楊堅並非驕奢淫逸的皇帝,「其自奉養,務為儉素,乘輿御物,故弊者隨宜補用;自非享宴,所食不過一肉,後宮皆服澣濯之衣。」(《資治通鑒》隋紀四)正因為楊堅的艱苦奮鬥、勵精圖治,從而又一次完成了國家統一的千秋偉業,結束了秦代之後中國歷史上分裂時間最長(將近170年)的南北朝時期。就疆域、人口、國力而言,楊堅開創了遠超「貞觀之治」的「開皇之治」。可悲的是,秦轍隋步,隋代也是一個短命王朝。隋的覆滅,不僅與其奉行的國富民窮的政策有關,也與其領導人的晚節不保有關。
開皇十三年(593年),楊堅作出了興建仁壽宮的決定,以楊素為總指揮,宇文愷為總設計(檢校將作大匠),封德彝為總監理(土木監),「於是夷山堙谷以立宮殿,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頓顛仆,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資治通鑒》隋紀二)真可謂窮奢極慾,殘民以逞。然而,施工單位並不以民工死亡為意,只是將死屍推入坑中,填上土石而已。隋文帝聞此很不高興,及至看到宮殿富麗堂皇,本性儉樸的楊堅大怒道:「楊素殫民力為離宮,為吾結怨天下。」(《資治通鑒》隋紀二)陳垣先生指出,「帝怒楊素而不加之罪,其後喜則亦從而喜之,豈非奢侈之能移人,觸境而動,至於流連而不知返,卒詒萬世笑,是知君德以節儉為貴也。」(《通鑒胡注表微.勸戒篇》)自此隋文帝「每歲避暑,春往冬還」,從開皇十五年(595年)到仁壽四年(604年),隋文帝長期居住仁壽宮將近四年。(《隋書》卷二)巧合的是,楊堅於仁壽四年死於仁壽宮中。陳垣先生不無諷刺地指出,「仁者壽,帝窮民力以作離宮,可謂仁乎?其不得死於是宮,宜也。」(同上)
仁壽宮之於隋朝興亡究竟發揮了甚麼作用,魏徵在評論仁壽宮的總設計師宇文愷時這樣認為:「其起仁壽宮,營建洛邑,要求時幸,窮侈極麗,使文皇失德,煬帝亡身,危亂之源,抑亦此之由。」(《隋書》卷六十八)後人往往將隋朝早亡歸罪隋煬帝一人,實屬不公。魏徵指出:「跡其衰怠之源,稽其亂亡之兆,起自高祖,成於煬帝,所由來遠矣,非一朝一夕。」(《隋書》卷二)這才是持平之論。
城頭變幻大王旗。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是為唐太宗。他在秉政之後,臨深履薄,勵精圖治,開創了中國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李世民的前半生戎馬倥傯,餐風宿露,積勞成疾,得了「氣疾」。雖「針石屢加,腠理猶滯。」(《九成宮醴泉銘》)登基第二年,考慮到「隆暑未退,秋霖方始,宮中卑濕」和皇上的身體情況,群臣建議太宗「請營一閣以居之」。李世民這樣回答,「朕有氣病,豈宜下濕。若遂來請,糜費良多。昔漢文帝將起露台,而惜十家之產。朕德不逮於漢帝,而所費過之,豈謂為民父母之道也。」(《舊唐書》卷二)於是「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九成宮醴泉銘》)
貞觀五年(631年)九月,太宗對群臣的建議作了變通,他認為,「隋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於是要求「斫雕為樸,損之又損,去其泰甚,葺其頹壞」(《九成宮醴泉銘》),也就是只對前朝遺物修舊利廢,以免暴殄天物。仁壽宮畢竟是隋室舊苑,雖已破敗仍極奢華,整修過的仁壽宮,「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有點不倫不類,倒是可以作為一個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仰觀壯麗,可作鑒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同上)整修過的仁壽宮,被唐太宗命名為九成宮。
貞觀六年(632年)四月十六日,唐太宗和長孫皇后在九成宮散步,沿途觀賞樓台亭榭,信步走到西城背面,看到土地略顯濕潤,於是用手杖掘地,結果泉水流湧而出,水清澈如鏡,味甘甜如酒,故名醴泉。於是敕命宰相魏徵撰文,太子率更令歐陽詢書寫,鐫碑立石,以記其事。一代名君,一代名臣,一代名家,成就一通名碑,世譽「三絕」,1380年來,此碑不愧為「人間第一碑,天下無雙銘」。
李世民去世時還不到50歲,可謂英年早逝。其子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李治將九成宮改名萬年宮。永徽五年(654年)春三月十二日,年輕的皇帝率文武大臣並皇后駕幸萬年宮。在此期間,撰寫並親書了《萬年宮銘》。文中對萬年宮的宏偉建築、山川形勝、風景氣候讚美有加,並對「貞觀之治」借題發揮,抒發了誓作一代英主的願景。一方面,他將古代帝王的奢華遊歷引以為戒,「是以周王肆轍,唯招既往之愆;漢帝遐遊,空益將來之弊。」另方面,解釋自己「所以停軒禁篽,駐蹕榆川,非欲賞恣盤遊,途窮轍跡。」而是「崆峒訪道,欽往哲之高風;姑射尋真,挹先賢之宿志。」並提出一種理念,「鏡冰霜則廉潔斯在,撫松筠則貞操非遙。」(《全唐文》卷十五)
乾封二年(667年),李治下令將萬年宮之名恢復原來的九成宮。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李治晚年多往來於長安與洛陽之間。武則天時乾脆長住東都洛陽。唐玄宗登基後則在驪山營造華清宮。特別是經過安史之亂,九成宮逐漸破敗。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一場暴雨沖毀了九成宮正殿。唐末昭宗時,宮殿建築幾為荒草所湮沒。從隋代仁壽宮的興建到唐代九成宮的毀棄,前後歷時243年。今天的九成宮遺址,地面僅存《九成宮醴泉銘》、《萬年宮銘》兩尊記事石碑。近年考古工作者又陸續發掘出一些殿、閣、廊基、柱石、水井等遺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