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克拉克瓷。網上圖片
文:盧一心
克拉克瓷名稱的由來: 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荷蘭東印度公司截獲了一艘商船,這艘葡萄牙商船名叫「克拉克」號,船上有近萬件的青花瓷器,但不知產自何處。後來,在一場「晚到了400年的中國瓷器來了」的大型拍賣會上,這批青花瓷器被命名為「克拉克瓷」,從此,一舉成名。
四百年後的今天,「克拉克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證物,被世人所關注和推崇並不意外。多年來,據專家考證,「克拉克瓷」原產地在福建省平和縣。
據現有史料顯示,平和縣境內的古窯址有一百多座,主要集中在南勝、五寨這段路程,約十里地,故有「十里窯煙」之說。不過,這種說法尚不嚴密,因為平和縣境內的古窯址遠不止分佈在這些地方,還有不少地方也有古窯址,如同樣是舊縣城的九峰鎮,在那裡現在還可以找到當時江西製陶員工的合葬墓,這也應該是值得一提的歷史遺跡,如今,該遺跡已被定為縣級保護文物保護單位。
克拉克瓷最顯著的特點是寬邊,青花瓷為多,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另外,從克拉克瓷的生產上可分為萬曆至清初和康熙兩個時期,前者為開光的青花瓷,後者則胎薄。還有,萬曆年間的克拉克青花盤所使用的是浙料繪畫,有翠藍、灰藍、淡藍幾種色調,運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個色階,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礎。畫師們熟練地運筆,無論勾、點、染皆隨心所欲,自然灑脫。凡是勾勒圓圈,皆是用兩筆拼湊而成,這也是明末清初瓷畫的一個特點。這種花卉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青花瓷器,也是中國青花瓷器在歐洲的叫法,專指這種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的外銷瓷。
當我看到那一百多座古窯址時,其實內心是非常隱痛的,因一般人看來或許只是一堆古窯址而已,但在我眼裡,卻像一位被關在地窟多年不見陽光的老母親,或像是一位曾經被拐賣又終於從山洞逃跑回來的鄉下妹子一樣,臉上佈滿垢土。當她被洗乾淨後重現嬌容之時,世人的驚嘆之聲也已經說明一切了。平和縣是九龍江西溪發源地,水上交通方便,這才在無意中成就了一條古絲綢之路,通過這條古絲綢之路,可以看出過去平和人的眼光和智慧,包括勤勞和勇敢等秉性。
此時此刻,我試圖閉目,讓神思回到四百多年前,只見平和縣境內到處窯煙瀰漫,若隱若現中,我不僅看見了窯煙與男人相互為隱約的身影,也看見了陶瓷與女人相輝映的情態,同時還聞到了當年的窯煙所散發出來的那種泥土氣息、汗水還有體香,加上勤勞的背影構成了一幅生動活潑而又精美絕倫的畫卷。然而,在詩情畫意的背後,我也讀到了另一種生存的局限和無奈,痛心之處即此。
不過,歷史其實也是公平的,誠如以上所講,「克拉克瓷」的被發現,尤其是「南澳一號」被打撈出來後,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也被引出來了。換句話說,浩渺無垠的海水雖然淹沒了歷史的痕跡,時間也已經隨著當年的煙火而化為灰燼,但是卻沒有能夠熄滅「克拉克瓷」內心的爐火,這是事實。幾百年之後的今天,古沉船的被打撈以及「克拉克瓷」的再一次被發現,可以說絕不是偶然的,也絕不是單一的事件,其不僅記錄了一條古沉船被沉沒的歷史,也濃縮了一條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與衰和真實寫照,同時還打開了一頁新的歷史篇章。事實證明,古沉船上大量「克拉克瓷」內心的爐火並沒有熄滅,正在以其魔幻般的姿態出現並喚醒世人火熱的激情,這就是「克拉克瓷」的魅力所在,而這也已經足以說明一切了。
想當初,先後十三任平和縣令為振興平和經濟並安置大批的勞工而生產陶瓷,又特意從江西引進大批製陶技術人員到平和來進行指導時,肯定做夢也沒有想到四百多年後的今天,其當時只是為賴以生存而生產出來的陶瓷品會成為世人爭相收藏的稀世珍寶,或許,這就是歷史有意開出來的玩笑,又或許純粹只是天意和偶然的巧合,當然也有可能是必然的結果。換個角度思維,或許今天所做的一切也必將成為明天的稀世珍寶,只是世人的目光太過短淺無法穿越時空去洞悉過往和將來而已,但是,筆者相信,只要有價值的東西包括歷史事件必將成為歷史的寶藏。歷史其實也就是這樣,當時由平和縣生產出來的陶瓷並不叫「克拉克瓷」,也沒有具體的名稱,之所以後來被稱為「克拉克瓷」,就是因為那艘葡萄牙商船名叫「克拉克」號,歷史的某種偶然就這樣創下了今天的某種必然和奇跡。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和意義也就這樣得到了呈現,並具有歷史不可替代的價值。
說到這裡,也還要提到一個地方,那就是以上講到的「月港」。其實月港並不在平和縣境內,而是在離平和大約有90公里遠的九龍江下游入海口處,即現在龍海市那個地方。當年由平和生產出來的陶瓷就是要從這裡運出去,史料上記載,「隆慶改元,准販東西二洋」。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到了隆慶年間,朝廷准予百姓到東洋和西洋貿易。另外,史載「四方異客,皆集月港」。難怪有專家推測,當年的「南澳一號」可能就是從漳州月港出發的。如果這項推測成立,那麼,九龍江西溪就是平和「克拉克瓷」通往世界各地的絲綢之路。果真如此,「克拉克瓷」留給後人的想像空間就更大了。然而,自從朝廷頒布「海禁」以後,月港的繁榮也迅速走向沒落了,或許,這就是讓平和「十里窯煙」的盛況消失最主要原因,歷史往往就是如此冷酷無情,但歷史原本就是描寫人類的一部興衰史。
再說,當我們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待歷史,看待「南澳一號」古沉船的被打撈,看待「克拉克瓷」的重現光芒時,其實我們還是要感到欣慰的,畢竟「克拉克瓷」還有重現光芒的一天,相比之下,不知有多少珍貴的文物被永遠埋在歷史的灰燼當中。正因為如此,我們從「克拉克瓷」被發現所得到的啟悟遠不止這些,遠的暫且不說,且從新聞的角度來講,平和縣無疑已經找到了又一次在世人面前曝光的好機會,只可惜的是,作為本地人,筆者觀察發現,似乎有關部門並非引起足夠重視,不善於借此時機大做文章進行宣傳,否則利用這次機會定可達到事半功倍甚至超越想像的宣傳效果。此外,「克拉克瓷」被發現無疑也已經為平和提供了一條滾滾的財源,只要善於把握,於招商引資方面也必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而這種機會一旦錯過,可能又歸於沉寂了。果真如此,是很不應該的。
另外,值得引入思考的是,當年的十里窯煙要在平和境內重現,可以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古航道的思考卻是耐人尋味的,更是頗具魅力的。換句話說,筆者也不太贊成平和縣境內重現十里窯煙的盛況,儘管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克拉克瓷」的故鄉留給平和人民最寶貴的財富應該是文化方面的思考而不是其它。進而言之,平和人民要想趁此良機挖掘出自己的潛能並發揮作用,與其從經濟方面入手,不如從文化方面去進行思考。當然,相得益彰更能顯示其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