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蔡太師。網上圖片
文:盧一心
文人好山水,天經地義,因其興趣和愛好包括人生的價值取向使然。清官好山水,雖也有文人的特點,但更多的是為了避世。
蔡太師是一個清官,又是一個文人,他賞玩山水達到出神入化境界並不很奇怪,但是,對山水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山水上,更應該進入內心,內心的山水更勝於外在的山水。從這一方面來講,蔡太師內心其實是孤獨的。他內心的孤獨來自於,他不但在現實中找不到知己,只能寄情於山水,而且,他在寄情於山水的過程中,同樣也找不到知音,由此可見,他心中的山水其實也是孤獨的。好在他能夠以一個文人的超脫,將內心的孤獨化成山水,也將孤獨的山水融入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裡,所以,他的人生一直都活得很超然,很曼妙,這是最令人羨慕的地方。然而,正所謂高處不勝寒,又有誰能真正體會蔡太師當時的心境?
蔡太師也就是蔡新,福建漳浦人,跟平和有牽連是因為他是平和人的外甥。清乾隆年間,蔡新官拜文華殿大學士,又任太子太師之職,相當於宰相。他不但主管著四庫全書館,還著有《輯齋詩文集》等傳世作品。現漳浦有他的故居,叫作「永清堡」,還有祖厝。故居和祖厝雖破落,但正在修繕當中,相信會得到重視和保護。漳浦還建有他的紀念館,館內正堂高掛著「五部尚書」、「太子太傅」、「太子太師」三塊牌匾。故居和祖厝裡還收藏著乾隆皇帝御書「武庫耆英」和仁宗皇帝送給他的御書「綠野恆春」,此外,還有紀曉嵐和劉庸寫給他的賀信等。
平和阪仔五星貴陽樓是他的外婆家,他母親是平和人。小時候,蔡新經常隨母親從漳浦回到平和外婆家玩,山靠著山,水連著水,屋後的窗子,從外婆家可以望到漳浦的家,是何等的愜意啊。可見,蔡太師從小就與平和有一段很深的感情,並有很深的淵源。小時候的人生經歷,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張老照片,收藏在自己心靈的鏡框裡,晚年時,蔡太師經常到三平寺「食武夷(烏龍茶),看金魚。」悠哉遊哉,享受晚年快意人生,其樂無窮,這和他小時候的經歷不無直接關係,怡情山水其實只是用另一種方式遁入佛門而已,其超然的境界,難掩內心的孤獨與寂寞也是真的,高處不勝寒,只有少數人能理解。蔡太師也確實是一位值得敬佩的文人,留下不少佳句。
當讀到蔡太師的「五峰秀透骨」時,被他的文學功底和道家思想境界所深深折服了,尤其是其對山水的理解與品味,更顯示出他的精神高度和不凡。形容五峰用「秀透骨」來創造意境,沒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道家思想境界是達不到的。以我的見解,這句話所顯露出來的山水,確實能夠達到夢幻的效果,而這種語言魅力確實不是一般文人所能描寫出來的。換句話說,一個人心中的山水有多少,其文化的積累就有多少。同樣地,一個人心中的山水有多高多深,其文化的修養就有多高多深。當然,用這樣的語言方式來表述,或許也只能說給那些心中有山水並懂山水的人,才能聽得明白。據悉,「五峰秀透骨」這句話是一對木刻聯的起句,為蔡新親手所書,只可惜,今已遺失,實在令人遺憾,並為之惋惜。有些文字實在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僅憑這句半聯其實已經可以讀出,蔡新確實是個清官,且是個有品位、高雅的人,尤其是文字中透露出來的那種文人傲氣和清奇魔幻效果不僅力透筆劃,而且蕩滌在讀者的心靈當中,因此產生無盡的想像。
晚年的蔡太師,漳浦是他的家,三平寺的山水應也是他心中的家,蔡太師晚年怡情於三平寺周圍的山水,三平寺也因他的到來並留下墨汁而成為佳話。
蔡太師處事周圓,又超然於人事,難怪會鍾情於山水並有自己獨到的領悟。懷著一顆虔誠之心,來過三平寺旅遊和朝聖的人都能感受到,三平寺周圍的山水,確能給人化外之境的感覺,來到這裡,世俗的塵心與雜念都會被洗滌,難怪蔡太師會迷上這裡的山水,何況還有三平祖師公鼎盛的香火在指引,一切的一切,彷彿都在不言中。這個時候,我總算知道,清心寡慾其實也是一種境界,同時也是可以修煉出來的,山水之靈由此顯現。蔡太師借消遣山水表達自己的清高。
不過,我想,當官一旦沾上文人的傲氣,則意味著他的內心將要開始走上真正的孤獨與寂寞的旅程,而我之所以能領悟到這一點,並有幸與蔡太師共山水,皆因去年,為寫《三平祖師》這部長篇小說,我在三平寺呆了好幾天,先後遍訪了周圍的山水和不少個七十歲以上老人,在此期間,我曾多次企圖讓自己的心境回到過去的年代。後來,在寫作過程中,蔡太師的影子時常飄忽在我的眼前,翻開史料一看,蔡太師果然與三平寺有緣,所以,我也因此有幸進入蔡太師內心真實的另一面,這難道也是一種緣?但願不僅僅是一種緣,更是山水顯靈。
說到這裡,我想起漳州南邊有條九龍嶺,嶺邊有一座新修的土地廟,規模很大,不進廟去參觀,還無所謂。進去一看,肯定會被嚇了一跳,這個土地廟不僅規模不同尋常,連裡面的土地公也不同尋常,該土地公居然身穿蟒袍,還戴著王冠,這是誰的傑作呀?不會是弄錯了吧?只見旁邊有塊石碑,仔細一看,又是大吃一驚。碑石裡記載,說乾隆有一次下江南,來到漳州,陪他同來的是文華殿大學士蔡新,因為蔡新是本地人。誰知,當君臣二人經九龍嶺時突遇大雨,蔡新往周圍四顧,見不遠處有座土地廟,但他猶豫再三,認為土地公官職太小,不可以見駕,乾隆爺一聽,順手就把蔡新頭上的頂戴扣到土地公頭上,這樣君臣二人就一起進入土地廟避雨,這正是這座土地廟與眾不同的地方。這個傳說很廣,很有一點陪皇帝遊戲山水的味道。從另外角度講,侍君如侍虎,誰能輕鬆呢?
一個飛黃騰達並閱盡世事的人,即使退下來後,如果能夠世故一點,本來也是可以倚老賣老的,在正常情況下,走到哪裡,也還是會有地方官前呼後擁的,哪有時間自己一個人跑到寺廟裡去怡情山水?蔡太師當時到三平寺去賞玩山水,肯定是不願意有人跟著他去,完全要讓自己閒雲野鶴般去放鬆自己,讓自己的心境回歸自然,這其實正是內心孤獨與寂寞的表現。或許,以蔡太師當時的心境,確實是不願意再去管身邊的俗世,更不願隨波逐流,所以才選擇了賞玩山水。
高處不勝寒。唯有站在高處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這句話的全部涵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