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丈夫被人發現有外遇後羞愧自殺,她背負一家生計,出賣勞力,供書教學,最後反被兒子咬了一口,從一個潑辣的強悍女人變成一個被生活洗刷得骨氣不存、只剩軀殼的可憐人,故事真實得像發生在當下任何一個角落的事。這是《萬箭穿心》女主角李寶莉的命運,淒涼得讓人無以名狀,但生活偏偏就是如此。
電影以文藝片的姿態在內地為數不多的院線上映,雖然只收穫三百多萬票房,卻在業界贏盡口碑,斬獲多個電影獎,並成為中國電影展2013(11月4日至12月15日)的開幕電影。導演王競也忍不住說,太超乎他的想像了。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攝:彭子文
《萬箭穿心》改編自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說,在拍攝紀錄片出身的王競手中,李寶莉這個角色似乎被塑造得更有血有肉,故事張力在短短兩小時內,有了極致的發揮。「這種家庭悲劇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離婚、自殺、與孩子有衝突,我們都不知道是甚麼原因,家庭就這樣分裂了。小說就寫家庭裡面的一個女人,外人覺得她很強大、很有耐力,工作很辛苦,對孩子很好,但為甚麼會有這樣的遭遇?到底哪裡出問題了?」這是王競極感興趣的部分。
《萬箭穿心》的英文譯名是「Feng Shui」(風水),電影裡也提到,寶莉的遭遇可能與房子的風水有關。這也是中國人的迷思,一個人幸與不幸,都牽涉到風水或命理,但「風水只是一個假命題,我們希望去找出真實的答案。」倫理悲劇的發生,永遠與社會、人際關係脫不了關係。
輸給了生活
電影被定位為文藝片,導演與演員也心知不會有太大的迴響,至少就票房而言。「我喜歡的電影一直都不是純商業的那種片,我覺得電影除了好看、有漂亮的佈景外,還應該是看完後有扎到你的地方、有觸動你的部分,沒有這個部分的話,會覺得沒營養。」他不要自己拍出來的東西像一杯可樂,甜甜的喝完就沒了,而是可以與觀眾對話,可能只是一個鏡頭或一個觸動的點。
因而李寶莉這個角色,導演賦予她的,不僅是一段經歷,而是以十多年的時間跨度,描繪出她個性上的改變與矛盾。他看中了演技派女演員顏丙燕,認為她夠拚,能夠把李寶莉演活。顏丙燕接拍《萬箭穿心》前,正拍攝《飛越老人院》,飾演老人院院長的她,與一眾老戲骨大鬥戲,拍完還來不及休息,便收到王競的劇本,一看之下,覺得應該拚一拚。
李寶莉這個為生活掙扎的女人,眉宇間的堅定與自信,在被兒子拋棄後的脆弱與慘淡,顏丙燕演來駕輕就熟,比李寶莉更像李寶莉。「演了這麼多年,各種類型的角色都演過了,所以現在演的角色身上可能都有我曾經演過的角色的影子。」顏丙燕說。而李寶莉這個角色的獨特之處,是她前十年和後十年的落差。「電視劇三四十集,可以呈現角色的前後落差,但電影就是在兩個小時內表現她的落差,對演員來說特別過癮。」有趣的是,導演用一個從容的態度去刻劃這個內心強大的女人,不會說寶莉如何堅強,反倒花很多篇幅去描述她的缺點,「這不好那不好,電影恰恰把這些堆積起來形成一個立體的形象。」李寶莉的缺陷多到讓人覺得這個女人必定會被生活擊垮,「生活的確給了她顏色看,但她並沒有因此而被擊垮。」難怪電影放映後,評論直言電影拍出了城市婦女的真實狀態,非常接地氣。
這是誰的錯?
王競與顏丙燕這個組合很有意思。王競愛拍有營養的片子,顏丙燕愛接有挑戰性的角色,兩人都不走商業電影路線,注定了拍出來的片子,未必能得到廣泛的注意。「這算是一個奇跡,」顏丙燕對於片子能夠在院線放映,給出很直接的回應。「這種路數的片很多人選擇不上映,因為上了會賠錢,一般都是拿去國外參加影展,在國外發行,成本低嘛,很容易賺回來。」
《萬箭穿心》的拍攝成本大概三四百萬,版權賣給電影頻道後得到兩百多萬,加上院線上映的三百多萬票房,算下來,雖然賺不了多少,但能夠平衡開銷,已經非常難得。不過,導演還是忍不住說:「如果錢稍微多一點的話,我們可以不用拍得那麼苦。」電影拍的是夏天的戲,但實際上劇組是從十一月拍到十二月聖誕節前夕,演員冷得要命,顏丙燕更一直生病,「導演一直跟我說,丙燕你快點好吧,你再不好我就要去跳二橋。」
王競拍的另一部戲《大明劫》最近在內地上映了,找來大家比較熟悉的馮遠征、戴立忍擔綱主演,資金稍微鬆動了,評價也相當不錯,未來他更打算拍一部關於殺手的電影。顏丙燕今年主要以拍電視劇為主,對角色有要求的她,至今還沒找到一個觸動她的劇本,「那就先拍點電視劇,賺點錢唄,不然老闆會哭的。」她笑着說。
對於《萬箭穿心》,導演還記得某天放映後,看到一個女觀眾問男觀眾:「你說這是誰的錯呢?」
「這是我聽過最滿意的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