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勢將掀起「深化改革」浪潮,吸引著全球媒體廣泛關注,境外傳媒的焦點主要聚焦在中國改革的方向與力度、改革的進程與效果,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模式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等方面。
「樂觀」期待 意義與影響
外媒對三中全會的重要意義普遍持樂觀期待態度。路透社認為,三中全會對全球經濟和國際地緣政治的影響要大於前不久的美國財政預算之爭、各國央行會議,因為中國在未來必將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和政治超級大國。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三中全會是一次重要會議,原因在於中國的發展到了辭舊迎新的臨界點,中國內外都在期待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
英國廣播公司稱,此次會議雖不像1978年和1993年的會議那樣抓人眼球,但其產生的影響或許會更大、更深遠。
「審慎」觀察 進程與效果
境外媒體和人士也有持「審慎」態度的。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指出,這屆中共三中全會側重在處理「利益障礙」,包括各種利益分配,如國企壟斷、貪腐、民怨等問題,因此難度也高。另外,所謂「政改」是與經改相配套的行政體制改革,以及進一步追求黨內體制完善的改革,無涉民主、自由等政治體制的改變,絕不會危及一黨執政。
英國《金融時報》指出,語言必須轉化為行動。中國沒有那種奢侈的條件,能夠讓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時機成熟才啟動。中國領導人可能不得不承擔起更大的風險,加緊推動亟需的改革。
新加坡亞洲新聞網刊文稱,鑒於目前中國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真正的變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到來,預計改革會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
俄羅斯政治評論網報道稱:「我們只需關注是否開展了承諾的改革,以及改革進行得是否順利。」■中新社/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