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古寧 廣州報道)「土地流轉實際就是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改變,可以說是家庭承包經營制度的延伸和發展。」廣東省社科院教授丁力表示,土地資源跟礦產資源、湖泊資源等一樣,都是自然資源。而土地流轉的本質,就是推進土地要素的市場化。廣東推出相關試點,其實也是目前全國各地試點的一部分,這合乎市場化發展的方向,更有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化配置,也使得農民有機會分享社會發展成果。他甚至預期,在三中全會以後,諸如土地流轉等相關土地改革措施將會加快推進。
改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
丁力表示,土地流轉能夠有效改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提供廣闊空間。實際上,現在不少農村勞動力已在外打工,甚至可能不再回鄉。而一些在鄉的農民需要擴大規模,提高土地效益,又缺少土地空間。有這樣的制度以後,兩方面的需求很容易滿足。同時,在外打工的人也沒有了後顧之憂,也不用擔心土地荒蕪。
此外,通過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機制,可以使農民更充分地參與分享城市化、工業化的成果,顯化集體土地資產價值,促進農民獲得財產性增收。丁力表示,在這方面反而是土地流轉的核心,此前因為沒有相關的制度保障,事實上土地的增值收益並沒有到農民手中,大多都被相關政府吃掉。他也認為,相關試行辦法及其他各地的土地流轉辦法還有待更加細化,以保障農民真正獲得相關收益。
開啟城鄉一體化新路徑
他又指出,土地流轉也將開啟城鄉一體化的新路徑。通過適當的集中與合理的土地置換,可以避免農村居民點過於分散的住房方式所造成的土地浪費,推進新農村建設並化解耕地紅線失守的尷尬。此外,備受關注的還有農村金融改革。這在蕉嶺的農村綜改方案中已準備推進。他續稱,目前內地農村金融發展嚴重滯後,而宅基地及其建築物的流轉和抵押,對於那些需要發展做大的農民來說,無疑是增加了融資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