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農村集體土地入市 料成土改突破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專家稱,農村集體土地入市有利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圖為山東鄒平縣一處農田。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正在北京舉行,土地改革備受關注,從多方信息看,農村集體土地入市極可能成為新一輪土地改革的突破口。中國社科院農研所研究室主任黨國英向本報指出,如果土地制度改革能夠「破冰」,不僅可以釋放「改革紅利」,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更能有效化解社會矛盾。

需做好土地規劃和用途管制

 黨國英說,「農村集體土地入市」是市場化改革的必然趨勢,從已經披露的信息看,這一點很可能成為現實。這不僅將有利於克服現行土地制度的多種積弊,也有利於提高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甚至可以說有利於提高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素質,其重大意義不可估量。

 黨國英說,農村集體土地入市要分集體農用地與集體建設用地來看,兩者的入市條件會存在差異。事實上,集體農用地入市一直存在,入市的只是土地的短期使用權,未將農地承包權入市。如果農用土地承包權可以實現流轉,意義將更為深遠。但他認為,農地承包權的入市需要有系統的改革,中央此次料不會在缺乏配套改革的情況下,貿然推進此事。

 「另一個就是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可能性」,黨國英說,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對平抑當前的高房價,解決現行徵地補償制度引發的社會不穩定因素等都會有所幫助,因此加快其入市顯得十分必要。而對於開放集體建設用地入市,他建議,中央一定要做好土地的規劃和用途管制,該管的要管住,該放的也要放給市場。

開放入市更能保護農民權益

 黨國英說,根據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集體土地不能進入城市建設,必須經過徵地變為國有土地才能進行流轉。而從農民手中低價徵地,政府再高價賣出,這種土地二元結構導致農民享受不到土地增值益處。因此,他認為,農村集體土地入市後,公平的市場競爭,將有利於增進平等,肯定要比現行的徵地補償制度更能保護農民權益。

相關新聞
美財長周五訪華 關注人幣匯率 (圖)
美擬在日部署掃雷艦 (圖)
小資料:瀕海戰鬥艦
海警船連續7天巡釣島
網傳國產新型預警機亮相
軍隊成北斗研製主力軍
三中全會揭幕 審議改革綱領 (圖)
歷次三中全會檢視 (圖)
中紀委網上調查反腐成效
特寫:民眾冀政策聚焦民生
外媒:影響大過美財政爭議
廣東蕉嶺試點農地流轉 (圖)
專家解讀:流轉可讓農民分享發展成果
內地多個地區早已開展試點 (圖)
話你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農村集體土地入市 料成土改突破口 (圖)
港籍老兵:戎馬半生 盼圓尋親夢 (圖)
孟良崮戰役 抱必死決心
任張雲逸警衛 為人低調
文康容尋親小檔案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