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准入門檻讓國內民間資本可以分享金融改革的蛋糕,進一步對外開放則為國際機構進入中國投融資帶來便利,符合國內外對中國金融改革的共同期待。
受此提振,目前民間資本熱情高漲,民營銀行申請者爆棚。有統計稱,截至目前,已有36家民營銀行的名稱獲得國家工商總局核准。甚至有民營銀行尚未獲批,就已經公布未來存貸款等操作細節,並開始廣發「英雄帖」,招聘銀行行長、業務經理若干。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表示,擴大金融業對內開放意義重大,因為民營銀行、村鎮銀行正是中國當前金融業中所欠缺的部分。在外界看來,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不但有希望打破國有控股銀行的壟斷,還可以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
加快人幣兌換利國際化
《決定》同時提出,要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分析指出,伴隨上海自貿區掛牌,市場關於是否應該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存在兩派觀點,從三中全會的基調來看,未來五年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變,有利於加速金融改革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在適度監管和有效法治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已經形成共識。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決定》輔助讀本中闡述了中國金融改革的路線圖,更是特別提到,要在條件成熟時,取消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