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鄭領峯
學校: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這本書論述了人們可能忽略的世界人口大遷徙潮現象,說明了城鄉差距所造成的拉力及推力導致了全球城市化。我不打算談及書本用以引證的論據及理論,但希望就以下一些方面提出見解:
首先,人應常存謙卑、包容的心。書中所述的城鄉差距,在某程度上是一些政策的副作用、後遺症。部分移居至大城市的鄉村人,可能較易遭人白眼、歧視。其實,細心思考,他們並不能控制自己的出身,但其不怕艱辛,勇敢適應城市生活的毅力,不是值得被讚賞嗎?城市人不可以包容一下?
把眼光收回來,綜觀香港近況,兩地矛盾不正是缺乏「包容」二字嗎?部分內地人到港買奶粉,主要因為擔心內地的問題奶粉,完全出於父母對子女的愛護,大家可不可以多加包容?
此外,我亦希望跳出框架,評論一下作者。作者為了親眼見證全世界的人口遷徙及社會實況,孤身走遍全球廿多個地區,為的是甚麼?是出版這本書然後賺錢嗎?我看不然,他是為學術付出、犧牲,因此寫書時,每字都寫得更有信心,更有說服力!此外,出版此書除給予作者收入外,還有滿足感。書本如此厚也必定是作者「樂而忘停」所致!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此話對極了!
其實,為甚麼我們要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事?書本給予我很大的提示,我終於找出了答案:「無他,這是我們身為全球公民的責任。」整個世界是由你、我和他組成的,只有互助及包容才能使世界的運作無誤。也許,現時大部分全球問題也是由不顧他人而生。因此,要互助就先要了解,了解全球是怎樣運作的,這個世界正面臨甚麼危機等,才能使自身的行動加上「包容」二字,達至世界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占領點評:環境如何影響人類生存的福祉?不顧他人何以會產生全球性問題?本文論點明確,如能輔以更有力的論據,可增說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