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林鄭:依法提方案 勿輸打贏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2-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特區政府前日啟動為期5個月的政改諮詢工作,其中特首普選的七大重點議題中,以提名委員會最為關鍵。政改諮詢小組主席、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坦言,香港部分人以口號喊「一人一票」,「好似欠咗佢咁,但事實港人的普選權是基本法所賦予的,落實普選也就必須根據《基本法》的有關規定,不能「輸打贏要」,而提委會在特首普選中擔當了非常重要角色,如有人稱不要提委會而要另設其他方法,已經偏離了《基本法》的有關規定,有關人等就要解釋他們建議的方案如何符合法理基礎,及取得立法會三分二的支持。倘有人提出「天方夜譚」式的建議,特區政府不排除會在諮詢期間作適當回應。

林鄭月娥昨日與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兩名成員—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兵分三路」,出席多個電台節目,解釋特區政府前日公布的2017年特首普選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產生辦法諮詢文件的內容。

口號式喊「一人一票」 有人似被虧欠

 林鄭月娥在訪問中首先強調,特區政改的討論需要法理基礎,過往香港社會有人口號式要求「一人一票」,猶如有人「欠了他選舉權利」,但回顧歷史,香港之所以有機會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是源自《基本法》,而有關的條文也規定要按照香港實際情況及循序漸進的原則,包括最終要達至由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大家應尊重憲制性文件,盡量在按香港的實際情況和循序漸進原則裡,透過提名委員會擔當的角色,做到可以一人一票選出2017年的行政長官。

 她表明,提名委員會在特首普選中扮演重要角色,倘有人說不理提名委員會,要另設其他方法,恐怕並不符合《基本法》,政改工作也難以進行下去。香港人不能「輸打贏要」,因為不喜歡部分條文就說不要,並提醒任何團體提出具體意見時應多行一步,向公眾解釋意見如何符合法理基礎及憲制要求,在實際操作上切實可行,以及在政治上可取得立法會三分二的支持,「政制發展及體制設計是重大議題,不能流於太空泛及口號式,整個《基本法》就是要令香港繼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運作,唯有這樣才能確保香港的穩定繁榮」。

發現「天方夜譚」建議 不排除表態

 有市民致電節目,質疑有「政棍」明知他們的建議方案不符合普選法律基礎、偏離原則,部分「激進反對派」更威脅要「滅黨滅國」,特區政府有必要盡早定出應對措施。林鄭月娥回應說,特區政府的首輪政改諮詢文件,留有許多空間聽公眾意見,絕非是關上後門的諮詢,但「激進派」的表達手法的確「相當有效」,故呼籲公眾必須關心政改問題及多發聲,免得政改討論流於是政團政黨之間的爭拗,而特區政府在諮詢期內一旦發現有「天方夜譚」的建議,不排除會表態,以免市民被混淆。

袁國強:按基本法框架 勿天馬行空

 袁國強在另一電台訪問中強調,香港政制發展必須符合法律框架,「行政長官普選辦法的最終依歸,是《基本法》第四十五條、全國人大常委會2004年一個解釋一個決定,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2007年的《決定》,這具有法律效力」。政改必須以務實態度,不可憑空想像甚或天馬行空,基本原則定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而唯一的討論框架就是《基本法》。

 被問到「公民提名」是否符合憲制基礎,袁國強重申,政改諮詢持開放式態度,現階段不應對任何方案作評價或分析,但希望大家向政府提交意見時,能夠解釋他們提出的意見是否符合《基本法》,「要看清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的條文規定,包括『民主程序』等」。就有言論指,當局於「適當時候會作提點,避免討論無法聚焦」的說法,是暗示諮詢期間或會否決「公民提名」,袁國強希望大家不要斷章取義。

相關新聞
林鄭:依法提方案 勿輸打贏要 (圖)
港澳辦希望港人依法理性討論 (圖)
愛國愛港標準 市民「心中有秤」 (圖)
習近平語拜登:劃設識別區符國際法 (圖)
東風雷諾78億「聯姻」 年產15萬汽車 (圖)
搗全港最大鹹網「141」 警「封舖」拉114人 (圖)
三度強吻求助婦 民主黨潘志文囚兩個月 (圖)
美第3季經濟增長3.6%  失業人數6年新低
多地設棄嬰島 民政部擬全國推廣 (圖)
中國高考改革 不分文理撤百分制 (圖)
中國禁金融機構交易比特幣 (圖)
霧霾殺入珠三角 佛山「爆表」 (圖)
美每日收集50億手機定位
西環燒臘店 上榜米芝蓮 (圖)
百警搜堆填區 未見小凱睛 (圖)
反對派引特權法又輸 立會再否決召魔童 (圖)
8新股混戰 共籌365億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