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香蘭 。 網上圖片
文:龔敏迪
偶然應幾位李香蘭的粉絲之邀,去了原百代唱片公司留下的「小紅樓」用餐,腦海裡突然蹦出一句話:「亡國之音偏好聽!」李香蘭、周璇等人三、四十年代的老歌,至今經久不衰,和李煜的詞一樣,在藝術上達到了不得不令人讚嘆的高峰。1944年初夏,作曲家黎錦光就在這裡,受一陣涼風的刺激而產生了靈感,創作出了李香蘭不久來此偶然遭遇的《夜來香》。次年六月,她的《夜來香幻想曲》,在汪偽政權奄奄一息之下的上海大光明電影院,贏得了空前的轟動。八月九日,她在大光明前的跑馬場舉辦了盛大的夏季音樂會,當晚,她還去了二月前在大光明演出時遇見的童年好友柳芭家,看到了她家牆上掛着的蘇聯國旗和斯大林像,數天之後,她就遭到了因日本投降而被收容,面臨和「哥哥」川島芳子一樣的「漢奸」命運。
用完餐,一行人去尋找了一番當年收容所的所在地,大概是因為李香蘭的書中並沒有寫確切地址,所以《李香蘭》的電視劇中胡編了一個,所幸資料顯示,那是魯迅故居附近的「興業坊」。途中還經過了最後判她無罪釋放的「軍政部」,以及柳芭工作過的俄羅斯領事館。
根據李香蘭的說法,她在收容所裡,遭遇了差點被少了右耳的跛腳「劉少將」收為第八夫人,以及被勸留下來充當國民黨間諜的事情。然而幸運的是,因她生肺病需要訓練肺部運動,柳巷介紹她去學聲樂,從而使她成為明星,又一次從她在北京的父母那裡,取來了免除她「漢奸罪」的日本人出生證明。
柳芭的哥哥死於日軍的「七三一」部隊,其他圍繞着李香蘭的人物,無論是當過「滿鐵」總裁的外務大臣松岡洋右之子松岡謙一郎;川島芳子以及其情人山家亨;還是「滿映」總裁甘粕正彥;在中國當過日本兵的作家田村泰次郎等等,都深深地牽扯過民族間的複雜情感。而「中影(汪偽政府、偽滿洲和日本三方共同組建的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掌門人川喜多長政,則和生活在中國的李香蘭一樣,不能不說與中國有着特殊的情感。其父大治郎來華擔任軍事教官,改名張壽芝,並入了中國籍,卻被日本憲兵殺害了。川喜多長政與竭力宣揚日本軍方意圖的「滿映」不同之處,就是更注重電影的商業運作,也拍出了林則徐抗英的《萬世流芳》等影片。也許這就是吸引李香蘭脫離滿映,加盟中影的理由。
李香蘭總結當年在日本演出,引起民眾圍着日本劇場七圈半,爭先恐後要購票入場轟動的原因是:強化的戰時體制下,一切娛樂皆被禁止。而人們對於華麗、甜美、溫柔、自由的追求之心卻無法泯滅。於是,雖然沒有什麼實質的思想內容的靡靡之音,正迎合了這種心理要求,表現了在特定的扭曲環境中追求抽象之美的心理。
在她回日本期間收到的兩封信比較有意思,一封來自松岡謙一郎:「人的價值不能用有無名氣來衡量。人的價值並不表現在人的表面,妳應該珍重自己。現在是個人價值被愚弄的時代,妳必須更加尊重自己,否則只能被國家時局擺佈。希望妳永遠自尊自愛。」另一封來自川島芳子:「幹妳真心想幹的事,這是我作為一個被人利用後像糟粕那樣扔掉的榜樣,經過慘痛的經驗向妳提出的忠告。如今孤獨的我,茫漠地眺望着廣野中日落西沉的心境,找不到任何可走的路......」
行程結束的時候,去了著名的百樂門舞廳,周璇、白光、李香蘭、姚莉、白虹、吳鶯音、龔秋霞等,當年曾來此演唱過的歌星照片仍然貼在牆上,「彈簧地板」的舞池和爵士音樂。仍然以昂貴的入場費,吸引着懷舊的人群。畢竟藝術之美,是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多少年以後,仍然會受到人們的欣賞,也讓人深思,這耀眼的藝術之美產生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