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教育局去年推出「211」減派措施,仍未能完全解決中學學額過剩問題。明年適齡升中人口再減2,800人,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昨日開會商討對策。會後業界達成「君子協定」,建議當局按區情加強減派力度。另外,按照現行機制,中一每班有2個留級名額,聯席建議教育局應以行政手段,要求各區學校名額只留給原校留級生,實行「專額專用」,不可取錄校外生。教育局指,「減派」不能是唯一紓緩措施,會繼續與業界保持溝通。本學年沒有新增中學需提出申請發展方案爭取繼續營辦。
聯席:「減派」難解決問題
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主席林日豐指,去年推出「三保」措施和「211」減派方案,仍不足以解決中學人口下跌問題。明年剩餘中一學額減派後仍高達4,500個,若當局再減派,假設全港18區約1,400班官津補學校,當中1,000班實施減派,預計只能解決800至1,000剩餘學位。即使當局願意再減派,結果仍與本學年3,200多個剩餘學位相若,意味着措施未能解決人口下降問題,情況已向當局反映。
籲教局做好中長期規劃
聯席又認為,「三保」之中保留超額教師,對新入職教師不公平;又認為教育規劃不周詳引起生源問題,令學界難以發揮教育專業,故希望教育局聆聽業界意見,「學校好像『橡筋褲頭』一樣有彈性,配合中學人口升跌,希望教育局講清講楚,如果不減派有何大計。」聯席期望當局要做好中長期規劃,穩定教育生態,令學界安心。
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指,業界一般明白中一學生人數下降,個別公營中學開辦中一班級數目無可避免受影響。當局已聽取業界意見,繼續保持聯絡,但強調不能、亦不應以「減派」作為唯一紓緩措施。發言人又表示,就留級生名額「專額專用」,當局正諮詢各持份者,包括辦學團體、家長等,會參考他們的意見,並照顧其關注,再與學界商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