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每逢特區政府就爭議性議題開展公眾諮詢,反對派就發動「人海戰術」,通過複印大量一模一樣的「意見書」,試圖以量「取勝」。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日強調,特區政府不會單純量化,而是會視乎民間建議方案的理據強弱,及考慮政治上是否能做到求同存異、容易凝聚共識及實際運作,倘有關建議不符基本法要求的意見,即使同類的意見書達1萬份,當局也不能將有關意見提交予立法會。
提建議不能「脫離現實」
譚志源昨日在出席「香江聚賢」主辦的政制發展論壇時指出,政改方案建議須符合4大原則,包括兼顧各階層利益、有利資本主義發展、循序漸進等。香港政治體制必須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唔係天馬行空,或者『石頭爆出來』的政治體制」,而香港回歸16年以來,在政治體制的演變中已有一些現實中存在的機制,大家在提建議時不能「脫離現實」,「不能自己憑空設計一個超脫現實以外的(特首)產生辦法,我們必須本於現時的選舉制度,探討將來如何銜接普選特首(的制度)」。
他強調,根據基本法規定,特首候選人須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委會產生,以達致「兼顧各階層利益」的原則,而特首候選人的提名程序和權力在於提委會,任命權則在於中央政府,兩者皆是實質的權力,不能「當佢無到」,倘有人「另闢途徑」,就不符合法律要求:「即是提委會可以提名,亦可以不提名某君,這樣才為之『實質』;如果你硬迫它(提委會)像『橡皮圖章』般,就不是『實質』。」
倘意見違法不會交立會
譚志源指出,特區政府在政改諮詢期間,不會量化書面的意見,倘當局收到一份認為不符合基本法要求的意見,即使收到1萬份之多,他都不能將有關意見提交予立法會,而是要視乎方案的理據強弱,及考慮政治上是否能做到求同存異、容易凝聚共識及實際運作。
在公在私不想「原地踏步」
在論壇尾段,譚志源突然「有感而發」直言自己在公在私都不想政制「原地踏步」,因為作為局長,當然希望落實普選,而自己27年前第一份政務官的工作,就是在「民意匯集處」參與政制發展工作,「自己條命好苦」,又對市民表示「唔好意思」:「『合家歡』時間都要(在電視)見到我個樣(指政改宣傳片),好彩袁(國強)司長個樣靚返齱y均衡參與』一下」,並強調自己是「民主派」:「因為我都正在落實推動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