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最近這一個月,小狸有點「走火入魔」,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貢獻給了一群打籃球的二次元少年--說是少年,其實他們已着實有把子年紀了,二十年前就已十六七八歲,只不過,就算再過二十年,他們在如小狸這般的粉絲們心中也永遠是青春的代名詞。想來一些人已經知道,小狸說的,是經典動漫《灌籃高手》(港譯《男兒當入樽》),而重燃這份熱情的原因很簡單:今年是《灌籃高手》出版二十周年,日本電視台特意推出了該動畫的「高清重製版」。
再小或再老的人們是無法理解《灌籃高手》對七十後和八十後這一代人的影響的,也所以,當重製版推出後,僅新浪微博三天內的相關討論已超過九萬條,僅樂視網一周內的點播就超過二百萬次,而以網媒及新派紙媒為代表的大眾傳播媒介也紛紛作出重磅報道--換句話說,對《灌籃高手》的熱情體現在所有二三十歲人扎堆的地方。
本着「好東西要與人分享」的精神,小狸在重溫灌籃激情的同時,強力把當年鮮有的漏網之魚--未曾看過這部動漫的狸友拉來同賞,突擊幾日一氣呵成看下來後,小狸不時淚流滿面,狸友雖也給予高度評價,但明顯不如小狸激動,甚至也沒有小狸當年的感動,想想,也難怪,他沒有時間的加持,而且他有太容易的相見。
二十年前的人們第一次看《灌籃高手》時,無一例外是在電視上,每天一集,一集二十分鐘,太多人每天癡癡唸唸就是在等這二十分鐘,二十分鐘前是興奮異常,二十分鐘後是心癢難耐,二十分鐘之外都是期盼、折磨、幸福和等待,在每天的輪迴之中,那個《灌籃高手》附加了太多的情感。而二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再看《灌籃高手》時,無一例外是在網上,直接點播,想看多少集看多少集,想聽什麼語聽什麼語,甚至日本電視台首播的重製版,中國的網民雖無日本的頻道,但也可以藉助軟件輕鬆通過網絡同步收看,而僅僅一日之後,網上各大字幕組就已推出配好字幕的完美版。再沒有等待,再沒有期盼,只剩一個爽。
二十年前,多少學生一放學就會直撲自行車棚,二話不說飛車回家,為的就是「連片頭曲都不想錯過」,也正因為此,才會在日後一聽到那首《好想大聲說愛你》就會忍不住淚流滿面。而二十年後的今天,上網一天看幾十集,為圖快,鼠標一點切掉片頭曲和「上集回顧」是太正常的事,但結果就是片中激情處音樂切入時無感,加上情感累積不夠,白白糟蹋了製作者的心思。是的,小狸相信二十年前的製作者是會考慮到「重複對心裡情感的影響」的,因為那時的慢節奏允許如此細膩的設置。
太容易的相見,讓心情沒有發酵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