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臨近年結,內地流動性將持續偏緊,上周拆息連續4日全線上升,A股和港股大跌。上周四人民銀行終出手以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調節市場流動性,惟未對市場有顯著影響。人行稱,如必要將據財政支出進度,繼續向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通過SLO提供流動性支援。
上周開始,在月中補繳存款準備金壓力、財稅上繳,以及央行常備借貸便利(SLF)餘額本月或仍呈縮減態勢等諸多因素疊加下,資金面緊張情勢不斷加劇。人行未在公開市場以逆回購向市場注資,流動性偏緊,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連續4日全線上升,1周、兩周、1個月及3個月拆息升至6月以來高位。
SLO調節市場流動性
上周四晚人行突然發表聲明稱,已運用SLO調節市場流動性,消息指規模高達2,000億元人民幣。SLO以7天期以內短期回購為主,操作在七天期等品種工具之後,繼續構建隔夜等超短期品種,以指引市場基準利率,為利率市場化進程打下更好基礎。遇節假日可適當延長操作期限,採用市場化利率招標方式開展操作。
人行根據貨幣調控需要,綜合考慮銀行體系流動性供求狀況、貨幣市場利率水準等多種因素,靈活決定該工具的操作時機、操作規模及期限品種等。
盼能遏制信貸增長
為何人行在拆息如此高時才作出回應?對此,市場有多種看法。例如,首11月上繳的多達2萬億元的財政存款將在12月下半月注入銀行體系,以及人行希望遏制信貸增長,因而被迫要允許拆息上升等。其實,在利率趨向市場化的嚴峻挑戰下,像6月份的「錢荒」預演一樣,人行有意讓銀行間利率走高,以此迫使銀行和其客戶去槓桿,以及提高警覺性,亦不無可能。■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