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部分食物回收機構面臨財困。圖為地球之友與11間食物銀行組成「食物回收捐助聯盟」。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當局去年向「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增撥兩億元,讓「食物銀行」計劃延長至2015年,緩解燃眉之急。然而,部分自負盈虧的「食物回收計劃」,卻因缺乏政府財政支持和私人捐助有限,回收範圍和受惠人數均受限制......香港地球之友於去年9月以問卷訪問15間食物回收機構,發現大部分機構正面對各種困難。有13間機構稱儲存地方不足;11間指運輸費昂貴;10間表示正面對資金不足及人手不足困難。■節自《食物回收財困 轉贈減廢多難》,香港《文匯報》,2014-01-05
持份者觀點
1. 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馮詩麗:雖然至今未有機構因資金問題而中止食物回收計劃,但已有部分過去獲私人基金贊助的機構面對停止資助情況,須着手向外籌款和尋找其他基金支持。
2. 「有衣食分享計劃」組織幹事梁麗欣:回收活動正常是越做越大、越來越多人,亦需越多財政支持。但面對目前情況,推廣和教育工作也要削減,有如被綁住手腳。曾計劃向政府基金申請資助,但政府至今未有相應食物回收基金支持。
3. 社署:政府一直鼓勵其他非政府機構以各種形式向有需要人士提供食物援助,並透過「攜手扶弱基金」資助非政府機構與商界合作推行服務計劃。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本港食物回收機構正面對哪些問題。
2. 承上題,針對上述問題,你認為政府應採取哪些應對措施?試舉兩項並加以討論。
3. 有人認為「政府應加大對『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的資金投入,以協作食物回收機構運作」,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觀點?解釋你的答案。■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慧
逢星期一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