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學校面試問題考核學生創意。圖為模擬面試情況。 馮晉研 攝
社福機構蒐奇趣試題 模擬試考創意添自信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已展開,為協助同學應付升中面試,有社福機構收集不少學校以往的面試題目,並舉辦模擬面試,以提升學生自信心及改正面試謬誤。據了解,學校面試試題五花八門,不少考核申請者創意,包括考問「一本書和一朵雲至少5項相同之處」、「一個萬字夾至少5項功能」、「如何利用1天26個小時」等,隨時讓學生目瞪口呆。
「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昨日為準中學生舉辦升中模擬面試,吸引90人參加。學生須經過個人和小組面試,面試官會根據學生表現提出建議。大會同場又舉辦升中講座,提供升中資訊,50名家長參加。
考臨場表現 重勇於嘗試
學生面試表現往往是能否升讀心儀學校的關鍵,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註冊社工陳偉傑表示,面試題目除了一般個人介紹及選擇學校原因外,也有「說出一本書和一朵雲5個或以上相同的地方」、「假如一天有26小時,你會怎樣利用?」等特別問題,即場考核創意。
同時,面試官或要求學生以中文、英文和普通話朗讀平時不會接觸的詩或文章,考核臨場表現,又或是否勇於嘗試。
陳偉傑又指,小組面試也會問及時事,例如「如果你是行政長官,會首先處理甚麼問題?」主要想了解學生能否從多角度思考,並不在於學生是否了解時事最新消息。但他未聽聞學校有提問敏感的政治議題。
急發言欠尊重 小動作顯緊張
據了解,不少學生面試時缺乏自信心、小動作多多,也是面試通病。他指部分學生雙手夾放在大腿下、雙腳纏着椅腳、坐姿彎曲、不經意向前傾、搓手等,顯示學生緊張,因此要尋求安全感、坐得穩陣。小組面試時,不少學生急於發表意見,未能包容其他組員想法。他指面試官並非想聽面試者「偉論」,反而重視面試者與其他組員互動,並能尊重他人意見。
專家:證書多未必有優勢
為了增加入學機會,家長或會向學校提交子女個人檔案和各類證書,展示子女多才多藝的一面。陳偉傑提醒家長和學生,個人檔案是學生成長經歷的其中一個反映,但非決定性因素,證書多未必有優勢。他建議家長選取一些子女有深刻印象的活動,並於事前與子女討論該些活動的經歷和感受,以免被面試官問到「口啞啞」。儀容方面,面試時穿校服較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