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教師同盟」由19名教育界人士組成,包括召集人施安娜;核心成員韓連山、吳美蘭、陳竟明、梁德賢、孔令暉等,都屬於反對派激進勢力陣營。
召集人施安娜曾參與「反國教行動」,在小學教師林慧思粗口辱警事件上,多次為林辯護,並曾代表反對派參選選舉委員會成員。韓連山是「教協」現屆理事,激進組織「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發言人,去年曾與范國威、毛孟靜、譚凱邦及多名社運人士發起所謂「抗融合.拒赤化」行動,在本港及台灣「深綠」報章《自由時報》上,刊登鼓吹「去中國化」的廣告,引起輿論譁然。陳竟明是民主黨前副主席,與鄭家富、范國威等也是民主黨內的改革派核心。陳當年曾與黃偉賢競逐民主黨正副主席,與黃偉賢有協議,一旦其落選主席,則與黃共同競選副主席。但陳落選主席後,竟背信棄義,臨時出賣黃偉賢,改為與何俊仁合作,終獲任副主席一職,引起不少爭議。近年他又轉向激進路線靠攏。至於「政治教師」吳美蘭、梁德賢、孔令暉等在學界一向以激進見稱。
不滿張文光「三軌可缺一」
一班激進教師結成同盟爭奪「教協」的領導權,不諱言是要改變「教協」的路線。韓連山更直指,近年教協理事會內似是某些保守聲音獨大,認為張文光曾表示「公民提名」並非必不可少的說法「很危險」,指教協若認為真普選聯盟的「三軌制」提名特首方案並非「缺一不可」的做法不可取。這說明「進師盟」意圖通過掌控「教協」領導權,將「教協」的政改立場推向與激進反對派一樣。
一直以來,「教協」與民主黨關係密不可分,「教協」會員是民主黨的一大票倉,主要原因是民主黨的「黨鞭」司徒華是「教協」創會會長,多名民主黨核心成員也進身「教協」領導層。2010年公民黨與社民連聯手發動「五區公投」,「教協」及民主黨聯手杯葛,令激進反對派深惡痛絕。然而,在司徒華逝世後,「教協」缺乏「強勢」人物,引來一眾激進勢力大舉謀奪「教協」領導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