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笑笑
高呼自由很易,爭取自由卻從來不易。《白宮管家》、《曼德拉─自由之路》、《被奪走的12年》接二連三在港上映,電影不約而同以解放黑人、爭取平等自由為題,堪稱是「黑奴三部曲」。三者之中,以《白宮管家》最為主旋律,美國精神濃郁;《被奪走的12年》則改編自真人傳記,暴露黑奴的血淚辛酸,是今屆奧斯卡最佳電影的熱門之選;而《曼德拉》則被喻為是奧斯卡最大的遺珠,已故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爭取自由的經歷,刻印了南非一代人的苦難與傷痛。
曼德拉的一生,高低起伏,比小說更精彩。電影時間跨度大,將少年曼德拉在鄉村成長、當上律師、成為武裝革命領袖,繼而被捕入獄、獲釋放,與妻子殊途同歸、當選總統一一呈現出來,以曼德拉的事跡道出南非半個世紀的苦難。
飾演曼德拉的演員艾德里斯艾巴(Idris Elba)外貌不像曼德拉,身上卻有曼德拉那團火,神態、氣質頗能說服人。事實上,曼德拉一生並不如大家想像的神聖,早年他以武力追求自由這一決定可圈可點,南非黑人在他的帶領下走血腥極端,其妻子雲妮後來更將行動推向極致,以至最後覆水難收,而曼德拉也以沉重的代價終結一個分裂的時代。
曼德拉年少時在鄉村那片黃金稻穗下成長,長大後成為一名熱血律師,本身風流的他身邊不乏佳人。第一位妻子不滿其日夜搞抗爭,兩人離婚收場,曼德拉後來邂逅雲妮,兩人情投意合拉埋天窗。離離合合的婚姻並沒有令曼德拉退縮,雲妮的獨立自主更堅定了他解放黑人的目標。一直以和諧態度對抗種族隔離的他,在沙佩韋爾慘案(南非軍警在沙佩韋爾向五千名示威者射擊,導致69人死亡)發生後,政治態度趨向激進,多次以暴力行動向政府抗衡。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曼德拉的行動舉世矚目,他多次被捕。1962年,他被判煽動罪和非法越境罪,開始長達27年的監獄生活。有趣的是,曼德拉在獄中慢慢摸出一條生存之路,安分守己之餘不忘繼續抗爭,第一個抗爭目標就是「爭取穿着長褲」,以瑣碎的事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初衷。平靜的監獄生涯磨蝕了曼德拉的血氣方剛,由此他走向和平,以柔和的姿態帶領南非走向民主。
曼德拉的妻子雲妮,也是一個可圈可點的人。電影裡的曼德拉常常凝視着相片中年輕美麗的雲妮,但27年的分離,拉開了兩人的距離,雲妮因長期被壓迫而愈加仇恨政府,曼德拉以和平理性的態度推動國內民主發展時,雲妮另一邊廂也積極鼓吹民眾發動武裝行動。曼德拉在片中說,他很愛雲妮,愛最初的那個她。他放棄了婚姻,以血與淚換來了自由,成為南非首位民選的黑人總統,但南非的民主之路,依然漫漫不見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