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自貿區將於3月1日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資料圖片
允小額存款自主定價 為「四步走」第一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章蘿蘭、沈夢珊 上海報道)近期全國各地掀起自貿區申請狂潮,上海亦不甘錯失先發優勢。自上周出台兩輪「新政」之後,上海自貿區又於26日宣布,將於3月1日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意在為區內更進一步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破題。不過,在專家看來,此舉並不意味着上海自貿區將立刻在利率市場化方面大有作為,畢竟放開人民幣存款利率仍有巨大風險。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表示,為了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銀行設計了縝密的推進路線圖,確定了「先貸款後存款,先外幣後本幣」的四步走戰略,在自貿試驗區推進外幣利率市場化改革試點工作,是四步走戰略的關鍵一步,通過在自貿試驗區有限範圍內先行先試積累經驗,測試市場,為下一步深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打好堅實基礎。
憂慮大規模存款搬家套利
據悉,在自貿試驗區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是指對自貿試驗區居民放開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上海地區金融機構對區內居民小額外幣存貸款自主定價。區內居民,包括在試驗區內依法設立的中外資企事業法人(含金融機構)、在試驗區內註冊登記但未取得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境外法人機構駐試驗區內的機構以及在試驗區內就業一年以上的境內個人。
根據人民銀行規定,小額外幣存款是指300萬美元(或等值其他外幣)以下的小額存款。資料顯示,外幣存貸款政策於2000年9月實行外匯利率管理體制改革後啟動,當年不僅放開了外幣貸款利率,而且300萬美元以上的大額外幣存款利率也可以由金融機構與客戶協商確定。目前,央行的管制僅限於一年期及以內的美元、日圓、歐元、港元四個幣種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各家銀行可按央行公布的利率標準為上限,自主敲定實際存款利率,如美元,小額外幣存款活期利率上限為1.150%,一年期為3.00%。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上海分行行長張新透露,現時自貿區內外幣存款餘額大約48億美元,其中小額外幣12億美元。他坦言,雖然存量不大,但試點開放後,區內外資金流動難以避免,央行最大的顧慮是如何防止大規模的存款搬家、為套利產生大規模的短期資金流動。他並強調,在此項試點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張新說,小額外幣存款利率改革是一個關鍵起步,「如果做得好,上海金融業面臨的利率市場化空間、跨境和資本可兌換的業務空間會越來越大,如果做得不好,將會影響自貿區金融改革開放的進度。」
建人幣特殊賬戶享市場利率
據悉,為確保改革平穩,人行上海總部要求金融機構嚴格區分外幣存款開戶對象,防範外幣資金在區內外流動套利,科學合理定價,加強外幣流動性風險管理,避免外幣利率劇烈波動,避免外幣存款大範圍搬家。上海全市對自貿試驗區客戶開展小額外幣存款業務的銀行,亦被要求提交風險自評估報告和風險防範承諾書,並簽署利率定價自律公約。張新補充,政策實施後,人行上海總部將密切關注區內外的外幣利率變化和外幣資金流動,提高監測的頻度和時效性,對異常波動及時進行窗口指導,對出現違規行為的金融機構,將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採取臨時性限制措施。
上海財經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波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此舉將導致自貿區內外幣存款利率上浮,但由於個人手中外幣不多,預計不會產生不可控制的風險。在陳波看來,外幣存款利率市場化是利率市場化的「一小步」,並不意味着監管層緊接着就會放開人民幣存款利率,因為後者或引發巨大的套利風險,「未來最有可能的做法是設立自貿區特殊賬戶,只有賬戶中的人民幣才可以享受存款利率市場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