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蘇樹輝(小圖)呼籲把珠海灣仔口岸延關措施常態化。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兩會報道組 王曉雪)澳門同內地口岸通關問題,一直是困擾澳門進一步加強同內地聯繫及澳門經濟、旅遊、民生持續發展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博彩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蘇樹輝對此極為關注,並指出這其中一個值得關注的不合理現象,即拱北口岸已不敷應用,但另外兩個跨境口岸,灣仔口岸及橫琴口岸卻未有充分發揮疏導旅客的作用,尤其是灣仔口岸。他表示,他已向政協提交提案,呼籲為推進內地與澳門口岸通關的進一步便利化,應充分利用灣仔口岸已有的客觀條件,把珠海灣仔口岸延關措施常態化。
蘇樹輝表示,珠海連接澳門的口岸主要是拱北口岸、灣仔口岸、橫琴口岸,每年出入境人員過億人次,且每年大約以6%的比率增加。其中拱北口岸2013年達到9,900萬人次,節假日每天客流量接近30萬人次。
而灣仔口岸在1984年設立時為國家一類口岸,其有着各種環境條件優勢,卻由於通關管理模式嚴重滯後、配套設施不健全而未有發揮應有作用。蘇樹輝表示,灣仔口岸地理條件得天獨厚,一直是內地旅客最受歡迎的跨境口岸之一,旅客可從接近珠海市中心城區的灣仔口岸,直達對岸的澳門半島舊城區,灣仔口岸地段也是通往橫琴新區的必經之地。
微調管理模式 可達便民效果
蘇樹輝指出,有事實證明,灣仔口岸即使在有限條件下,只需要輕微調整通關管理模式,延長通關時間,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便民效果。
他建議內地相關部門重視、支持把灣仔口岸延關措施常態化,更新口岸通關管理模式,延長通關時間及合理調配口岸現有設施,使旅客可隨到隨檢,從而合理加大灣仔口岸的旅客通關量,進一步減輕拱北口岸的通關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