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書法長卷《書法賦》驚現成都


放大圖片

■劉正成與舒炯、蔡長宜在剛揭牌的心香山館前合影。

日前,一幅總結、評價中國五千年書法史的書法長卷《書法賦》在成都心香山館開館之際問世。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不但專程從北京趕赴成都為心香山館揭牌,還親筆為這幅長達15公尺、具有2000餘字的行草驚世之作題跋。據記者了解,截至目前,能夠對中國歷代各書法流派進行如此精闢評價,且以文學體裁--「賦」呈現的書法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是第一次出現。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宇保、劉 銳

「盛世就要做大事」

中國唐代書法理論家孫過庭曾著《書譜》上、下兩卷,對唐代以前的歷代書法進行了品評,是中國書學史上一篇劃時代的書法論著,為中國書法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此著在書法藝術與其書法理論上的成就高度一致。自後,再無「來者」以賦為平台以書法為展示手段總結品評中國幾千年書法史。成都滿族人舒炯,四歲開始研習書法,幾十年筆耕不斷。如今剛過天命之年,但其書法界名氣早已享譽全國、亦名揚日本、新加坡。

身為四川省書法協會副主席、成都市書法協會主席的舒炯,總認為面對當今盛世,自己應該有所擔當,他說「盛世就要做大事」。三年前的一天,舒炯在與當代著名女詞人蔡長宜交談時獲得靈感,兩人不約而同地提到想以賦的形式來總結品評中國幾千年的書法史,於是一拍即合,決定聯袂創作《書法賦》。

苦熬三載終成佳作

賦是以「鋪采摛文,體物寫誌」為手段,以「頌美」和「諷喻」為目的的一種有韻文體,多用鋪陳敘事的手法。賦必須押韻,這是賦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正因如此,賦的創作十分艱難,司馬相如創作《子虛賦》、《上林賦》花費了百餘日的時間;西晉左思一年足不出戶才得以完成《齊都賦》;而修改《三都賦》則耗費了二十多年。中國歷史上能成功駕馭賦的多是文史哲大師和語言學家,如司馬相如、揚雄、班固等。清代學者阮元曾語:「莫不洞穴經史,鑽研六書,耀彩騰文,駢音麗字」。賦像文字裡的建築、雕塑和油畫,要讓世間萬物呈現華麗美妙的效果,不麗不美不成賦。所以要用賦來總結、品評中國幾千年書法史,難度自是不言而喻。

蔡長宜與舒炯一道,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歷代書法大家之藝術風格與特點後,找到了創作思路。他們以字之起源、字之演變、字之類別、字之風格、書家代表、書法略陳、名家陣勢、耀我中華,把八大主題串聯全文。在總輪廓確定後又字斟句酌,幾易其稿,歷時三年終於創作出了《書法賦》。該作曾於去年底在《中華辭賦》上發表,《中華辭賦》的評價是:「獨闢蹊徑,別開生面;溯本探源,博辯縱橫;剖斷剴切,刻肌刻骨;瑰瑋曠放,雄肆跋扈;燁燁煌煌,戛戛獨造」。

獲書法泰斗高度評價

隨後,舒炯又對此賦作書法構思,最終用六個小時時間,一氣呵成。近日,國際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全集主編劉正成在觀賞這幅書法佳作之後,大加讚賞,並親筆為其題跋。劉正成寫道:「賦體起於蜀人,楊子雲、司馬相如長楊賦、子虛賦名垂青史。今又有鄉人舒炯氏,以賦體贊書,洋洋兩千餘言,攬古頌今,鋪排張揚,寫盡書之技法、書之境界,堪稱辭書並美。舒炯者,蜀之名家也。其書精神內凝,蘊籍含蓄中頗得儒雅之氣息。於是文以書美,書得文氣,二美並馳,可不寶諸。甲午仲春歸故里,拜讀此卷因跋。正成」。

同日,由北京榮寶齋畫院與成都一班文人志士聯合創辦的心香山館在成都開館。該館成立後中國著名書畫藝術家時常在此舉辦學術講座,相信畫院未來在中國西部地區將起到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國學,促進中國書畫藝術交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書法長卷《書法賦》未來還將展於北京榮寶齋畫院,屆時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均可一睹其風采。

相關新聞
中國書法長卷《書法賦》驚現成都 (2014-04-09) (圖)
嚴歌苓:略微病態的敏感 讓我只做「他鄉人」 (2014-04-09) (圖)
萬人韓城祭「史聖」 (2014-04-09) (圖)
港式戲劇往北闖 (2014-04-05) (圖)
走東走西:又愛又恨 (2014-04-05) (圖)
香港設計變不停(二):垃圾堆裡尋寶 紙張玩出新意 年輕設計師闖米蘭 (2014-04-05) (圖)
《天池小小說》獲微型小說年度獎 (2014-04-05)
張堯:在「港芭」 與「中芭」 間迴旋 (2014-04-02) (圖)
中國鐵聯傳媒 與i-marker國際電影合作 (2014-04-02) (圖)
古龍遺作殘稿面世 兩岸聯手開發 (2014-04-02)
必須保持競爭力 利德裕論本地設計 (2014-03-29) (圖)
賈平凹獲年度長篇小說金獎 (2014-03-29) (圖)
演藝三十周年呈獻《費加羅的婚禮》 (2014-03-29) (圖)
走東走西:咖啡館文化消失 (2014-03-29)
2014,M+邀你共創線上「NENO CITY」 (2014-03-26) (圖)
愛國「牛鼻子」來港為助學基金籌款 (2014-03-26) (圖)
藏族傳統堆繡成就熱貢 (2014-03-26)
韓國自由主義與世界發展 (2014-03-22) (圖)
走東走西:黑箱與孌童 (2014-03-22) (圖)
走東走西:農民詩傳人賀丙丁 年近九旬每日吟詩 (2014-03-2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