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大學者展示「碟片實驗室」,能靠一滴血在一小時內測出基因。 中大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基因檢測及過敏化驗近年的應用越見普遍,但有關測試程序往往繁複需時,有機會令治療延誤,或增加人手處理時出錯的風險。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及醫學聯合團隊研發「碟片實驗室」平台,以自動化的單一步驟便能完成基因或致敏原測試,其中的基因檢測,更只須病人的一滴血於一小時內即場得知結果,大大節省有關成本、時間和處理人手,推進醫療科技發展。
「碟片實驗室」將於下月初「香港國際醫療器材及用品展」的中大攤位展出,只有成人手心大小,由一片圓形膠片及電路板組成,能將傳統上需時數天、涉及抽血化驗DNA儀器分析等的基因測試程序,簡化成一個步驟,有效縮減就診治療的時間及成本。
研應用細菌病毒檢測
在使用「碟片實驗室」時,病人可將一滴血滴在碟片上,血液會隨着高速轉動的離心力,在碟片上的微細通道注入不同的小室,再由電路板控制各個小室的溫度,使DNA擴增,並以熒光探針顯示是否有化學反應;有關的分析結果更可透過無線訊號將即時傳送至醫生的電腦或便攜裝置上,整個過程可於一小時在診所完成。 研究人員並正研究將「碟片實驗室」應用於細菌及病毒檢測,希望能簡化肺結核菌、H5N1流感、乙肝及HIV病毒等化驗程序,保障公共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