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君宜自己煮食減少浪費。彭子文 攝
推動環保從來不易,「免廢讀中大」小組曾在小型減廢行動中碰得一鼻子灰,曾開辦講座邀請嘉賓談環保,卻只有1位同學參加,就連10元餐券「利誘」也沒有多少人理睬,垃圾還是不減磅,計劃失敗告終。林君宜無奈表示︰「環保,大家都知道要做,也知道應該如何做,但真正做的人卻很少!」
「免廢讀中大」今年2月,在中大逸夫書院逸仙樓2樓開展減廢行動。
君宜表示,小組一開始先到該樓層為垃圾磅重,發現每日約有6公斤垃圾,「於是我們把目標定為5公斤,鼓勵同學減廢。」
垃圾桶見僅吃一點的薯片包
剛開始,小組計劃垃圾若超出目標重量,人人罰款,但這安排未獲完全認可,最後只能「改罰為獎」。若同學達標,每人獲獎10元餐券1張。君宜對此不太滿意︰「懲罰變獎勵,效果已大減。10元餐券,大家拿到雖然開心,但拿不到也不覺得怎樣,加上這是集體垃圾重量,削弱了個體減廢意識。」結果,計劃完全失敗,小組成員曾在垃圾桶找到一包只吃過一點的薯片包,反映同學未有減廢心態,「結果我們一班人吃光那包薯片!」
計劃開展前,「免廢讀中大」成員為了提高同學環保意識,已舉辦5次座談會,邀請嘉賓演講,但這又是另一個令人沮喪的經驗,「試過其中一個座談會,除了我們的成員外,參加同學就只有1位。」
勸宿生刷牙勿長開水龍頭
「不過,我不是容易灰心的人!」君宜淡定地說。計劃推行未獲成功,但她還是努力地影響身邊人,例如她曾勸喻海外宿生刷牙時不要長開水龍頭,「朋友和我一起吃飯時,一定會把飯吃光。他們彼此有時會笑着說:『記得把飯吃光啊,否則君宜會來捉你的!』」
■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