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九龍東醫院聯網「職安健團隊」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 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醫護人員照顧病人時少不免需進行扶抱等負重工作,長年累月勞損,容易工傷。九龍東醫院聯網5年前成立「職安健團隊」,由人力資源科提供一條龍職安健服務,加強訓練和溝通渠道,親自了解各部門工作情況,爭取資源改善設備,包括添置電床、病人吊重機、更換有安全裝置針具。5年來,聯網工傷率由全港最高降至全港最低,更獲醫管局頒發「傑出團隊獎」。
九龍東醫院聯網人力資源總經理冼玉貞憶述,5年前九龍東醫院聯網工傷情況為全港醫院中最嚴重。2008至2009年度,九龍東聯網工傷個案達482宗,每百人工傷率為8.7,其中113宗為體力處理操作,涉及工傷病假達7,000多日。她解釋,護士、護理人員等經常需要扶抱病人、推病床和輪椅等,涉及體力處理,很多時同事會扭傷、拉傷,康復時間長。同事因工傷而請病假,又會影響員工士氣和對病人的服務。
改革架構 一條龍服務
冼玉貞表示,當時九龍東聯網總監、現港島西聯網總監陸志聰,提出改革職安健架構,由人力資源科統籌,從過往只負責工傷病假、賠償和復工安排,改為一條龍服務。她自己則到大學修讀安全主任課程,領導「職安健團隊」推展工作安全,包括透過前線、中層和高層員工會議,定期處理分析醫院職安健情況。「職安健團隊」每周親身到不同部門,了解工作情況。
不同部門齊培訓 拍片重溫
「職安健團隊」又改變職安健培訓方式,基督教聯合醫院物理治療部高級物理治療師司徒翠珍表示,過往需到不同崗位進行職安健訓練,現在則安排不同部門一同參與培訓,又會拍攝相關短片,並上載內聯網供同事重溫,運作更有效率。
聯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經理馬懷潔指,照顧的病人均為85歲或以上長者,活動能力較低,扶抱需用「真力」,日積月累的損耗猶如「幾何級數」。但「職安健團隊」成立後,醫院物資支援有很大進步,例如增加電床、病人吊重機等,同事毋須如以前般費力,減省工傷勞損。
斥資添推床安全針具
冼玉貞補充指,聯網自2008年起兩個年度,已耗資200多萬元添置推床等,減少體力操作。2010至2011年度至今,每年花費100萬元,更換設有安全裝置的針具。雖然成本較傳統針具貴數倍,但可減少同事遭針刺傷的機會。每年預留約50萬元,按同事實際需要,添置病人吊重機、過床板等裝備,改善工作環境。每年就職安健而改善的設施開支,平均達150萬元。
獲頒醫局「傑出團隊獎」
「職安健團隊」工作漸見成效,2013至2014年整體工傷個案降至305宗,每百人工傷率更減半至4.37。2013年涉及體力處理操作工傷降至48宗,所涉病假減至1,300日。他們早前到醫管局總部,與高級行政人員在圓桌會議上分享經驗,並獲頒2014年醫管局「傑出團隊獎」。
「職安健團隊」提名人、九龍東聯網服務總監(質素及安全)冼藝泉期望,是次團隊獲獎可建立「貞節牌坊」,推動同事繼續做好職安健工作。他們正着手參與「國際安全工作場所計劃」,透過認證審視醫院是否達國際標準,預料認證明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