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政府計劃發展元朗南,總佔地約216公頃,其中約一半現時為棕地;整個發展區內有81%屬私人土地,其餘為政府土地。發展局局長陳茂波表示,有關勘察研究第一階段社區參與,接獲約700份書面意見,公眾普遍支持研究,認同優化和善用棕地的潛力作房屋及其他用途,以應付香港整體房屋需求。
優化善用棕地 可納8萬人
陳茂波昨以〈優化與善用元朗南棕地〉為題在網誌撰文表示,元朗南可以規劃為元朗新市鎮的延伸,其商業、消閒及康樂用途及綠化環境,均可與新市鎮相輔相成,供鄰近的居民享用。他指出,把該地區建立成一個綠色和宜居的可持續發展社區,不但可改善棕地對該區帶來的環境影響,亦可為居民提供理想的居住、工作及享受鄉郊和自然景觀的環境,目前建議該區可容納的人口水平約8萬人。
擬建新路 連接洪水橋新北
陳茂波指出,當局在元朗南提供約2.6萬個單位的同時,亦會提供政府、機構和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服務現有新市鎮和元朗的未來人口。他又強調,政府亦有考慮到該區的交通配套,當局會加強該區與元朗新市鎮、擬議洪水橋新發展區及鐵路站的連接,包括建議新道路與元朗南改善後的現有道路形成一個全面的網絡、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以及與新界北區連接的長途巴士服務,還有行人與單車徑的網絡,方便區民來往。
目前,發展區內有不少合法經營的露天貯物場、倉庫、鄉郊工業及工場,不僅為物流業提供後勤支援服務,亦為區內提供就業機會。陳茂波表示,當局明白和理解經營者的擔憂,但香港土地資源珍貴,必須增加土地效益,因此建議在該區北部元朗公路旁,劃出合共約20公頃的「露天貯物」及「工業」地帶來安置這些經營者,並提供特別設計的多層工廠大廈,配合行業運作需要;當局亦會於露天貯物與住宅之間,設休憩用地和綠化地帶作為緩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