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觀順
《說文解字》:「匹,四丈也。從八、っ。八楪一匹。八,亦聲。字亦誤作疋。」《說文通訓定聲》:「按:《漢書.食貨志》:『布帛廣二尺二寸為幅,長四丈為疋。』《小爾雅》:『廣度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兩謂之匹。』《禮記.雜記》按:『二丈一卷謂之端,四丈兩卷謂之匹。』」這些資料,都同時認為匹是長度單位,四丈為一匹。但很多時,人們卻用匹來稱量馬甚至人,那又是甚麼原因呢?
甲骨文的匹字,從厂,從斜一,從斜曲線。厂是崖,「斜一」表示崖的廣度,「斜曲線」表示軟索。匹,表示用一條柔軟的繩索,去量比石崖的廣度,是個會意字。它的本義,是用繩子量度器物,以得出與器物「相當」的長度。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界農村一般離墟市較遠,經濟落後,孩子少有機會到墟市去的。孩子要買鞋,由於沒有尺,客家人會用一條麻包繩(甚至是鹹水草)量度孩子的腳掌長度,並把相當孩子腳長的麻繩/鹹水草剪下。這個度腳的動作,叫做「打匹」。這個剪下的繩子/鹹水草也叫做「匹」,客家音〔pit7陰入聲〕。這個和匹的本義是吻合的。匹作為動詞,可以說成「匹下其」。這是「匹」字本義的轉用。
有趣的是,原來在古代,中國已曾有人先度腳後買鞋的。《細說漢字部首.足部》引《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只是今天已不知他是用尺來量度,還是也要「打匹」去買鞋了。
不但農民懂「打匹」買鞋,裁縫師或賣布的人在量布時,也用打匹的方法。他會先用尺量一次,然後用「對摺」的方式量度所需的長度。這個「對摺」的動作,就如「打匹」一樣。上文《小爾雅》和《禮記.雜記》所載「倍之」的動作,不正是「對摺」的結果嗎?只不過,一匹布的匹,已是「匹」的另一引伸義了。在這個意義上,匹也寫做「疋」。
由匹的本義,引伸為「相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何以卑我?」意思是說,「秦國和晉國已經相匹配,為甚麼要小看我了呢?(詳情請參閱本書另文〈肥沃話掌水〉。)古時男女婚娶,要「門當戶對」,才好匹配成夫婦。又楚辭:「懷沙獨無匹兮。」王逸註:「雙也。二人為匹,四人為儔。」無匹,這裡是沒有伴的意思。敵對的場合,無匹則指沒有實力相當的對手。
玩過「二人三足」遊戲的人,都知道合作的二人如果實力「相當」、步幅「相當」、速度「相當」,則獲勝機會大增。若能如此就是一對好匹配。甲骨文的「車」字,其中有一個像雙馬拉車形,而雙馬是用雙軛來表示的。兩馬拉車,必須二馬在各方面盡量「相當」,拉起來才穩當快捷。這即是兩馬要互相為匹。
因為二馬拉車時互相為匹,所以此馬是彼馬的匹,而彼馬又是此馬的匹。也因此,馬的量詞是「匹」。既然一馬可稱為一匹馬,則匹就引伸有「單一」的意思。「『匹夫』之勇」,比喻單憑「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成就事情。熟語「『匹夫』有責」,這裡則不是只有一個人有責任,而是「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公羊.僖公三十三傳》:「匹馬隻輪無反者。」軍隊征戰後,沒有一匹馬、一輛車返回,可見「全軍覆沒」的慘況。戰爭畢竟是可怕的,所以人類要珍惜和平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