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兵咸永道日前發表報告稱,本港銀行必須變革,以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
羅兵咸永道最新發布的《銀行業2020》調查報告表示,在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下,本港銀行必須開始變革,善用科技引入更多簡化的經營模式,還需要以客為先。羅兵咸永道香港區銀行業及資本市場組主管李寶亭昨表示,改革有助銀行節省成本之餘,亦可望增加銀行利息及非利息收入10%至20%,保守估計整個零售銀行業界的總收益在2020年前可增加250億元。
面對網上理財產品的衝擊,傳統零售銀行的盈利空間受壓。羅兵咸永道在該份調查報告中指出,零售銀行業者感受到四方八面的挑戰和壓力,其中一項就是新經營者的加入。據了解,現時本港零售銀行未能善用手上的資源及數據,亦未有針對客戶所需提供相關產品,而且顧客服務水平欠佳,因此當騰訊及阿里巴巴等新競爭者涉足銀行業時,他們能以更好的數據,分析其龐大客戶群的資料及相關喜好,這將直接衝擊零售銀行業。
羅兵咸永道亞太區金融業諮詢服務主管James Quinnild表示,其實很多銀行都留意到本身沒有這些優勢,問題是銀行要如何進行變革,提升實力,足以應對現在及將來的挑戰。報告又指出,有八成受訪銀行認同在顧客服務方面存在問題,但僅有不足兩成表示正積極應對。
報告建議,零售銀行應該發展一個以客為先的營運模式,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以留住顧客;另簡化現時服務程序,善用科技把程序數碼化,減少重複工序以提升效率和減低成本,例如銀行可根據顧客的身份證號碼,在資料庫查閱相關個人資料,以減低顧客使用不同服務時均需填寫表格的不便,而銀行亦可根據顧客的偏好及習慣提供更多合適的服務。
羅兵咸永道香港區銀行業及資本市場組主管李寶亭表示,報告中預計在2020年前有250億元收入增長,只包括了用家存放更多資金在銀行及購買更多理財產品,但並未把成本降低的收益計算在內,因此250億元的收入增長只是一個保守估計數字。他認為,銀行門市的角色應轉變為與顧客進行更多互動的地方。
在李寶亭看來,如果將內地網上理財產品向本港客戶銷售,會搶去本港銀行的生意,為本港銀行的經營帶來威脅,不過開放與否仍由內地監管機構決定。他表示,本港多家小型銀行已經被外資及中資機構收購,客戶關係良好,港銀經營仍有優勢。
事實上,近年零售銀行已加快科技投入及創新。如花旗集團日前宣布在亞洲地區的登記電子銀行服務客戶數目已經突破700萬大關,截至2014年4月底,在亞洲已有740萬客戶登記使用花旗集團電子銀行服務。花旗銀行環球個人銀行服務電子銀行業務主管容蘭芳表示,現今越來越多銀行服務都能透過網上銀行、流動電話,以及其他電子渠道進行,花旗銀行因此繼續投放資源於科技發展。
她透露,現時有超過40%的活躍客戶均有使用花旗銀行網上銀行服務或流動理財服務進行日常交易,花旗銀行香港的網上銀行服務客戶人數自2010年起按年增長達22%,而流動理財服務客戶人數於2010年至2013年間的按年增長更高達80%,可見流動理財及網上銀行已成為零售銀行的重要服務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