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孫西
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首度全面總結「一國兩制」在港實踐歷程,闡述中央對港方針政策,對未來實踐「一國兩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關注的是,白皮書將在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提升到整個國家發展的層面和意義上,並指出不斷豐富和發展「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施,保持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需求。
中央和香港關係相當重要
這部白皮書有系統地闡述了17年來「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區的實踐情況,以及中央政府對香港發展的回顧、評價和展望。白皮書裡提到「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以及中央和香港關係相當重要。白皮書特別指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的同時,「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也有新的情況。香港社會有一些人沒有完全適應這種重大的歷史轉折,特別是對「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有片面的理解和不正確的認識。
白皮書指出,要把「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繼續推向前進,並且必須從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的根本宗旨出發,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在香港落實好、實踐好「一國兩制」對於香港是有積極意義的,以至於對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實現中國夢都有實在的積極的意義。
愛國者治港具法律依據
白皮書指出,愛國者治港也是具有法律依據的。憲法和香港基本法規定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就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完整,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白皮書強調,堅持「一國原則」,最根本的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尊重國家實行的根本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和原則。應該看到,堅持「一國兩制」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的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競爭力,必須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夠偏廢。
為期5個月的香港政制改革方案第一輪諮詢工作於5月3日結束,特區政府共收到約13萬份意見書。香港社會各界表達了對普選的強烈訴求,普遍認為香港政制發展惟有在按基本法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決定的基礎上推動,才能凝聚共識;一致認同特首須由「愛國愛港、不和中央對抗」的人出任。正如白皮書所指出,這是體現國家主權的需要,確保治港者主體效忠國家,並使其接受中央政府和香港社會的監督,切實對國家、對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香港居民負起責任。
香港政改關係國家安全
白皮書首次提到,「特區行政長官是香港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政策和基本法的第一責任人」,這就意味着特首要雙負責,首先要對中央政府負責,第二要對特區負責。中央通過白皮書全面表達了對香港政改的原則立場,清楚劃定依照基本法和人大決定落實普選的法律底線和普選產生的特首人選必須愛國愛港的政治底線,對香港的普選討論指明方向。顯而易見,香港政改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普選的最大問題,就是不能出現一個與中央對抗的特首,若由一個與中央對抗的人擔任特首,將會威脅國家安全,損害香港長遠利益。基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2017年普選特首要由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照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立法會最終達至全部議員普選產生。中央政府的莊重承諾是十分重要的。香港的激進反對派對法律提出挑戰,要以「政黨提名」和「公民提名」的方式提名特首,違反了基本法。香港這次能否成功落實特首普選,對於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把握國家快速發展機遇
白皮書指出,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下,香港與內地的經貿合作不斷深化,尤其是CEPA及其補充協定的實施,有力消除香港與內地在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礙,深化兩地經貿關係,拓寬兩地合作領域,實現兩地的互利共贏。通過繼續鞏固提升香港既有優勢,可以進一步發揮作為國家引進外資人才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窗口作用;而國家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橋樑作用,對內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管理方式有助推作用,這使香港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業界人士認為,內地有龐大市場,香港擁有先進的管理、市場開拓等軟體方面的優勢,但香港最終能否互利共贏,還看未來如何深化發展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合作、如何互動。香港首先要做的是推動現代化服務業轉型,從傳統的貿易中介和招商引資的中介,轉型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服務的一個管理基地和融資中心。香港可以充分利用內地廣闊的經濟腹地和豐富的資源,包括國家快速發展的機遇、國家發展的空間和不懈的發展動力,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