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撫仙湖北岸的千畝荷藕。 孔蓮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孔蓮芝、李茜茜 雲南報道)記者近日從撫仙湖保護治理暨生態文明建設荷藕專題新聞發佈會獲悉,撫仙湖北岸已建成3050畝荷藕產業示範區、631畝生態濕地。荷藕種植既可有效淨化水質,又可為沿湖農民增收,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撫仙湖一旦被污染,意味着中國將有一半以上的優質淡水資源被污染。」澄江縣副縣長劉世祥介紹,北岸污染源佔比達80%以上,今年以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建設濕地、種植荷藕等方式,有效淨化主要入湖河道的水質,把污水轉變為低污染水,最終形成清水產流區。而集高原特色生態、休閒、觀光為一體的荷藕莊園將一舉多得,在保護撫仙湖的同時也將促進當地農民增收。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的澄江,記者看到荷葉碧翠相連,荷花紅白相間的景象。據了解,農田面源、農村污水是目前撫仙湖最主要的污染源,然而與種植蔬菜相比,3000餘畝荷藕每年將減少施化肥3000餘噸。劉世祥說,儘管對村民來說,種植荷藕的短期收益不如種植蔬菜,但從長遠來看卻是個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贏的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