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協昨日舉辦第十八屆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勵計劃頒獎禮,嘉許20位以積極態度面對困境的青少年。後排左四為郭志強。 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韓詠儀)香港人不愁衣食,但原來仍然有基層家庭過着內地山區貧困戶般的困苦生活。中四生郭志強自小遭父母拋棄,對他照顧有加的公公兩年前因病離世後,他便與婆婆相依為命。由於家貧,婆婆非常節儉,家中不設電燈、冰箱、書桌等基本設備,兩人經常吃發臭食物。為了溫習,他只能以蠟燭照明,又以紙皮自製書枱,也沒有額外金錢參加任何課外活動。因為對生活絕望,他企圖自殺,幸得友人鼓勵,令他振作起來,學習包容、照顧固執的婆婆。青協昨日向他發出嘉許狀,表揚他堅毅刻苦的精神。
青協昨日舉辦第十八屆黃寬洋青少年進修獎勵計劃頒獎禮,嘉許20位以積極態度面對困境的青少年(見表)。社會福利署署長葉文娟及青協總幹事王䓪鳴致辭時表示,希望透過這20個青少年的勵志故事,鼓勵大家勇敢面對逆境,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
曾怨婆婆固執 現學會體諒
今年16歲的郭志強是其中一名得獎者,自小被父母拋棄,之後一直由公公婆婆照顧。兩年前,疼愛他的公公因病離世,留下志強與婆婆,兩人靠綜援過活。
由於出身基層,婆婆崇尚節儉,且對金錢十分着緊。兩人為了省錢,家中沒有電燈、冰箱,吃着發臭食物,艱苦的生活令志強感到沮喪。
既要應付學習壓力,又要面對喪親之痛,志強心力交瘁,更曾企圖自殺。幸得朋友和社工鼓勵,令他重拾希望。他想到公公生前的囑託,終於覺醒,不再逃避現實。以往志強總是抱怨婆婆固執霸道,但現在慢慢學懂體諒。
自製「紙書桌」 床上做功課
家中沒有書桌,他便以紙皮自製「紙書桌」放在床上做功課。沒有電燈,他便以電筒和蠟燭照明溫習。一些要收費的課外活動,婆婆一律不允許志強參加,故錯失了參加學校旅行、交流團的機會。他唯有輕嘆:「不公平,可惜!」卻也沒有怪責婆婆。
最近志強所住的鐵皮屋租約期滿,需要搬家,但家中積存了大批婆婆拾來或儲起的雜物需要丟掉,但把雜物當成「寶貝」的婆婆因而情緒激動而入院。
提起婆婆,志強十分擔心,「畢竟婆婆是我唯一的親人」,但他承諾「 自己會跟公公一樣,以愛和包容照顧婆婆,令婆婆安享晚年。」目前他唯一希望是婆婆盡快出院,兩人可以好好過生活。
女生家庭破碎 積極面對逆境
另一名同獲嘉許的廖康喬,也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成長故事。父親有濫藥及暴力傾向,多次毆打家人,媽媽患上抑鬱症,經常向她和弟妹發洩。父母最終離異,家庭破碎。
受不了家庭折磨,康喬憤然離家出走,母親卻以死威脅。三年前,她輾轉入住兒童之家,卻又遇到不公平對待。康喬表示,這些負面際遇令她性格變得懦弱,但她沒有放棄,並決心以積極信念面對逆境。未來她希望成為社工,以自身經歷幫助其他有困難的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