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苗繡布料均來自傳統的手工紡紗。
貴州是全國苗族聚居最多的省份,流傳於武陵山腹地的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松桃苗繡」以古老的巫楚文化、民間故事為內容,以精美的構圖、誇張的色彩和多樣的繡法著稱。■文:香港文匯報 貴州辦記者虎靜 松桃報道
但是,自改革開放以來,在松桃投資開發苗繡的客商幾乎沒有一個成功,苗家繡娘石麗萍卻成了個例外。憑借自己的鑽研和努力,幾年下來,她成功地把松桃苗繡做成了暢銷北京、上海等地,出口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的文化旅遊產品。
更難能可貴的是,如今,石麗萍的苗繡產業,還帶出了一批來自本地的苗家繡娘通過銀針繡出人生夢想。據了解,如今,松桃28個鄉鎮130個民族村寨中,有上千個家庭的3100名苗族繡娘都在為公司完成訂單,平均每戶年收入可達3.5萬元。
傳承延續苗繡的苗家繡娘
記者近日在松桃見到石麗萍時,她正在自己位於松桃縣城中心廣場的展廳內接待着一批外地客人。數百平方米的展示廳,靠牆擺滿了各種獲獎證書,展台上服裝、壁畫等產品琳琅滿目。房間的一個角落,幾位苗家繡娘正飛針走線,花鳥魚蟲在手底栩栩如生。
據了解,2008年12月,看重松桃苗繡商機的石麗萍創辦了貴州省松桃梵淨山苗族文化旅遊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創業之初,石麗萍開始頻繁游走於國內各大展會,目的是為了讓藏在深山的松桃苗繡讓外人熟知。
到了第二年,公司選送苗繡、銀飾等產品參加了貴州省「兩賽一會」、「中國國際旅遊商品博覽會」等展會活動後,獲得各種獎項的同時,松桃苗繡的精湛手工藝開始引起外界的興趣,訂貨的客商也紛至沓來。
看到了傳統民族產品的巨大市場潛力,石麗萍下定決心,打造一個以松桃為中心的武陵山區苗繡基地,讓萬千苗族婦女通過刺繡走上富裕路,同時也寄望讓松桃苗繡開遍五湖四海。
為此,她制定了市場開發戰略,要出純手工的大師級精品,保證古老的刺繡技藝得到原汁原味的保護,滿足高端市場需求;還要走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發展道路,生產中低端特色產品,進入普通百姓的生活,做大市場。
以發展促傳承,石麗萍的夢想正一步步照進現實。如今,「松桃苗繡」已經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及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今年下半年,該公司將圍繞中東市場開展對外貿易。此外,3,100多名苗族繡娘專門為石麗萍的公司完成訂單,平均每戶年收入可達3.5萬元。
和很多苗族姑娘一樣,如今在石麗萍的公司工作的劉秀英,過去的生活只是做家務、做農活、外出打工。她是公司招進來的第一批員工,而今她的技藝已達到民間大師級別。她告訴記者,現在自己一個月的工資能達到3,000元,通過手工藝獲取報酬的同時,劉秀英感受更深刻的是,瀕臨消失的苗繡正在自己手上得以傳承延續,在她看來,這才是自己工作的最大價值。
松桃苗繡在石麗萍的推動下,漸漸走俏市場,並被外交部指定為禮品,但石麗萍並不滿足於此,她更大的計劃是,通過做大苗繡產業,把苗繡手藝傳承下去,同時帶動農村致富。按照石麗萍的設想,到2015年,她的公司將完成1個億產值,同時帶動兩萬苗族婦女就業。
如今,石麗萍的這個設想,得到了松桃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據了解,一個投資3億元、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的松桃苗繡研發基地目前已破土動工。基地將兼具苗繡研發、銀飾製作、博物館等十多項功能,到今年10月,可以讓近千名繡娘同時進入車間做工,實現培訓、刺繡集中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