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葉振都表示,希望推動兩地志願者服務專業化,幫助促進兩地共融,加深香港的青年人對祖國的認識。潘達文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陳熙、沈清麗)隨着粵港合作的不斷深化升級,通過推動兩地志願者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兩地共融漸成趨勢。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志願者協會創會主席葉振都加入政協大家庭近17年來,近年致力推動粵港兩地志願者服務的互動交流。他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希望推動兩地志願者服務專業化,幫助促進兩地共融,特別是要加深香港的青年人對祖國的認識,也可表達香港青年人的愛國情及奉獻精神。
從汕頭龍湖區政協委員到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志願者協會執行主席葉振都一半精力都投放在義務工作上。多年來的義工經歷,令他積累了一番心得。葉振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專訪時表示,粵港合作除了一系列的經貿合作,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更應提倡志願者服務,而香港的義工服務亦達專業水準,香港義工應多到內地服務,通過兩地的義務工作,取長補短,推動兩地融合,從而消除彼此偏見及誤解。
他說:「我交的政協提案以深化粵港青年志願者服務為題,希望推動兩地志願者服務專業化,促進兩地共融,特別是香港的青年人,通過參與內地義工服務,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同時可表達香港青年人的愛國情及奉獻精神。」
料夥內地義工效果更佳
特區政府在2010年至2011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香港青年服務團」,資助18歲至29歲的高中畢業生、大專生及在職青年到內地貧困地區服務6個月至12個月,服務範圍包括提供教育、衛生、環保等知識訓練。
香港志願者協會作為「香港青年服務團」第三期及第四期的承辦單位,主要負責服務前的培訓,如團隊建設、心理調整、基本教學技巧、課堂管理技巧及義工經驗分享等。葉振都說:「『香港青年服務團』服務時間已由最先的半年期發展到如今一年期,如果可以安排當地志願者參與其中,一同籌劃,彼此分享意見,發揮所長,相信效果可更佳。」
3年前,民政事務局推出「香港青年服務團」計劃,鼓勵香港青年,發揮潛能,服務他人,貢獻國家,將香港義工服務精神延伸至內地。計劃受到香港青年人的熱烈響應,並受到良好效果。有見及此,去年,葉振都向廣東省政府提交《深化粵港青年志願服務發展》提案,建議廣東省作為「香港青年服務團」在全國目前唯一的合作省份,應突出粵港關係,投入更多資源政策、社會宣傳及支持,深化兩地志願者服務交流,以產生更廣泛及深遠的社會效益。
冀粵示範推兩地義工交流
他說:「我希望廣東省能作為全國的示範省份,在全國範圍推廣兩地志願服務交流的經驗,吸引更多人士關注青年服務團在省內的工作,更了解香港青年的服務精神,在社會上傳遞互助互愛、樂於奉獻的正能量。」
倡推廣「港青服務團」經驗
葉振都並建議廣東省增設「香港青年服務團」課題研究,邀請專家、學者及社工共同進行課題研究,商討如何深化及推廣「香港青年服務團」的服務經驗,及增設更多服務點,吸納更多香港青年人參與服務。
有關提案已迅速得到廣東省政府的重視,正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葉振都深信,憑藉香港青年服務團過去3年的成功運作,以及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對於促進兩地志願服務交流、增加兩地互信等方面將產生正面影響。他認為特區政府以及社福機構對社會公共事業的精耕細作,相信也能為內地志願者機構及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帶來寶貴的經驗;同時,內地一些創新的志願者服務經驗亦值得香港借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