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思甲午戰敗 強化海權意識


放大圖片

■「殤思.鏡鑒-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現場。 江鑫嫻 攝

海內外百餘專家聚京研討歷史教訓 促居安思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實習記者 張議元 北京報道)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20周年之際,來自海內外的120多位知名專家昨日齊聚北京,出席「殤思.鏡鑒--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反思中國在甲午戰爭慘敗的深刻原因,揭露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罪行,總結今天中國要實現強國夢、強軍夢必須吸取的教訓。多名專家表示,中日關係已達建交以來最緊張時刻,日欲改善關係,須先正視歷史。也有專家倡議,應強化海權意識,建設強大的中國海軍。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武寅說:「甲午戰爭是日本國策的負面開端」。甲午戰爭的實際效果如何,對日本以後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或者說是示範效應。直到今天,日本仍然沉迷在歷史的夢境中未能清醒,只要日本一天不上歷史的必修課,就一天找不到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

常存戰備 立不敗之地

對於中日關係發展,武警部隊原司令員巴忠倓直言:「我們不能寄希望於別人主動改變他的做法,我們只有居安思危,不斷自強,才能將戰爭的噩夢永遠打破」。

軍事科學院前副院長糜振玉中將認為,甲午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的統治集團和廣大民眾對海洋在國家建設和安全中的地位作用缺乏應有的認識,海洋意識和海權觀念的薄弱。「應建立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海權觀,建設強大的海軍。」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副所長以及海軍大校楊曉丹亦表示:「要深刻借鑒甲午海戰失敗的教訓,充分認識海軍建設與國家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重要性,面對嚴峻複雜的海上安全形勢,我們決不能重蹈歷史覆轍。」

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表示,「總結甲午戰爭以來的中日歷史,戰爭多於和平,緊張多於友好。中國要居安思危,常存備戰之思,牢記甲午慘敗教訓,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現今安倍政權的右傾化,使中日兩國關係處在1972年建交以來最緊張的時刻,改善中日邦交要正視歷史。日本當局應該避免走上錯誤國策的道路。如果軍國主義復活,錯誤國策再現,再次出現歷史悲劇不是不可能,不尊重歷史的國家和民族會遭到歷史報復。

安倍東海部署指向中國

中日關係史學會副會長王泰平表示,重溫甲午戰爭史具有現實意義。120年後的今天,日本東山再起,把中國視為假想敵,要牽制和阻止中華民族的復興。「安倍上台以後,在軍事安全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舉措,不斷地加強在東海的軍事部署,把軍事矛頭指向中國。」

對於中日關係的未來,與會專家均表示,中日關係不能永遠僵持下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是一衣帶水的亞洲大國。亞洲要振興,亞洲人民要發展經濟,改善生活福祉,日本和中國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相關新聞
反思甲午戰敗 強化海權意識 (圖)
特寫:和平要靠實力 能戰方能言和 (圖)
文匯觀察:甲午戰爭,中國敗在何處?
兩岸學者倡中華抗戰50年 (圖)
侵華罪行:三宅秀也將平民供鼠疫實驗 (圖)
日媒:高官訪華尋求APEC首腦會談
編者的話 (圖)
北洋守島人 要塞重現舊貌 祭慰甲午忠魂 (圖)
發燒友尋「鐵甲」 留住民族記憶 (圖)
丁汝昌玄孫 劉公島簽名售書為生 (圖)
當年今日:豐島偷襲 戰爭揭幕
習訪古巴「英雄城」 緬歷史看未來 (圖)
李克強山東考察 關心農民進城 (圖)
囑「新市民」: 勿忘孝敬父母 (圖)
改革進行時:陝西擬培育20萬職業農民 (圖)
浙江200鎮獲縣級管理權
皖省8鎮試點城鄉一體化
工信部:國家鐵塔將引民資上市 (圖)
京醫院反恐防暴 配頭盔鋼叉 (圖)
滬巴士安保升級 特警警犬上車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