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 婷
為了解市場特意去了「第二十二屆國際嬰兒、兒童用品博覽」。據主辦單位講,入場人數再創新高,商戶表示銷情理想。當日親眼見人頭湧湧,連買入場門票也排大隊;不少將為人父母,已為人父母,已為人爺爺婆婆的人在拖車仔,拖着大篋細篋搜購奶粉、嬰兒產品。見到內地遊客特地而來掃貨的佔很大比數。四天的展期,內地入場人數較去年多。
現場所見最具氣勢的是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嬰兒奶粉,攤位大,有些還有大大隻可愛牛牛塑膠乳牛放在門面吸引小朋友拍照,有益智食品圖書教材、嬰兒食品、日用品、兒童玩具、奶粉、健康食品、汽車座椅、餐搖椅、學行車、保母車等等。BB爬行賽、育兒心得講座,原來都吸引不少家長捧場。
以前說賺女人錢易,如今賺小孩錢更易,只見現場人人手上一本優惠券,忙碌地到各攤位買東西換贈品,商戶現在很聰明,想有着數必須先十五元買優惠券,再根據你購物多少給多少贈品、試用品,如果你不幫襯就肯定二十五元門票都賺不回,不過去到的人多少也買點。雖小孩用品不便宜,大人都是寧慳自己不慳小孩,因為自己已經定局了,小孩是大家的希望、未來!父母總想把最好的給予BB,能給好條件的都給好些。花費數千元的父母就不少了;大豪客仍是來自內地的,張太與朋友購入約四萬元的兒童玩具及用品。試問香港的商業、營商者又點可能抵抗內地市場的吸引力、內地遊客的購買力哩?所以政府還是想辦法如何做可以平衡一下兩地居民的利益,和諧相處吧。
從現場聽回來的就很多好值得主辦單位或商戶參考的,有港媽說行完後發現貨品與平日買的價錢沒分別、沒便宜的話,無謂山長水遠拿回家咁辛苦,對內地客有得益些;有奶粉商要顧客登記成為會員,方可得到免費贈品,但已經是會員的舊客就無着數,商戶似乎志在吸新客。港媽之所以來看是因為嬰兒、兒童用品集中些,看看有何新東西而已。如此看來國際嬰兒、兒童用品博覽確與美食節、書展有不同,不是志在銷貨。
內地客人成了博覽的支撐者,但不少是即日來回,仍要排隊十多廿分鐘購買門票難免會埋怨,對此有新建議,希望有些入口似搭地鐵般,入口嘟一下就行了,或是即場投放入錢箱似搭巴士,既環保又快捷。其實對這類收十元、廿元的入場展覽門票,的確可以考慮將其簡單化,反正門口有專人把守的,主辦單位常用「迫爆售票處」的口號宣傳,不一定是好事來的,也會嚇走人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