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8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沖壺咖啡的學問


放大圖片

■台灣作家李昂(右)細心聆聽蘇彥彰講解煮咖啡的心得。彥火提供圖片

彥 火

蘇彥彰先生介紹了兩種塞風壺沖煮咖啡的程序,值得愛好咖啡者參考。

一種是先將咖啡粉倒入上壺,水徐徐上升時順便浸濕咖啡粉;另一種則是等下壺的水全部升至上壺之後再倒入咖啡粉。

只要沖煮過程控制得當,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將塞風壺的特點發揮得最佳,其餘的可以按你喜歡的習慣來烹製。

他說煮咖啡,有下列事值得注意--過濾用的濾布每次使用後不僅要清洗,而且要用熱水煮過,這樣才會乾淨。

使用一段時間後也要更換濾布。

如果看到下壺乾淨的水經過濾布上升至上壺卻變成淡咖啡色時,就表示濾布沒有洗乾淨。

如果覺得麻煩,他推薦使用塞風壺專用濾紙,除了方便之外,也不會有濾布乾淨與否的問題。

他表示,塞風壺的大小與形狀會因為廠牌與型號而有一些差別(標準版本是Hario的產品),而容量從二至五杯分都有。

使用方式雖然沒有什麼差異,但是最好不要想一次煮許多杯而買太大的,每次煮一杯才是維持咖啡品質最好的方法。

他建議買三杯分量大小即可。

嚴格來說,他認為一杯分量是200cc左右,若是在塞風壺的下壺中大概會到兩杯的那一條基準線,而咖啡粉的用量則與濾沖式一樣,大約是15克至20克。

這是我聽到最有學問的烹煮咖啡法。

臨走,我決意請他為我主編的《明報月刊》寫一個專欄。

這個專欄叫「珈琲時光」,隔期在《明報月刊》刊出。

他用「珈琲」兩字是來自東瀛的。

日本調製咖啡的水平也很高。

記得一九九五年我偕金庸訪日本,在日本各地都喝上頂級咖啡。

很多咖啡館也用「珈琲館」。

第一篇文章,他教人如何選擇咖啡館。

他認為,辨別是否一家好咖啡館,甫進入內,先嗅嗅是否有烘焙咖啡的味道。

如果有這味道,證明這家咖啡館是自己烘焙咖啡,做出來的咖啡,多是上品。

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一般生咖啡豆可以放一、二年不會有什麼變化。

但是,如果烘焙過的咖啡豆,最多也只能保存一個月。烘過的咖啡豆,最好是兩個星期內磨成粉飲用。

品茗咖啡的學問不少,臨走蘇先生送了一部他的專著《咖啡賞味誌》,讓我閒時閱讀,增加飲咖啡的知識。

說實在,我雖然一天喝兩、三杯咖啡,其程度只是小學生而已,今後仍需努力!

(《走馬台灣》之十四,完)

相關新聞
百家廊:請走凌霄花 (2014-08-20) (圖)
琴台客聚:沖壺咖啡的學問 (2014-08-20) (圖)
翠袖乾坤:羅賓.威廉斯充滿諷刺矛盾的人生 (2014-08-20)
天言知玄:幽默的吸引力 (2014-08-20)
生活語絲:《紅岩》和羅廣斌 (2014-08-20)
隨想國:原爆思考 (2014-08-20)
路地觀察:醫生會進修的嗎? (2014-08-20)
百家廊:閒話讀書 (2014-08-19) (圖)
琴台客聚:高雄的《母女情》 (2014-08-19) (圖)
翠袖乾坤:清晨一件事 (2014-08-19)
海闊天空:葉尼塞河奇景遊 (2014-08-19)
見多識廣:哈爾濱的安重根紀念館 (2014-08-19)
五味人生:馨香山藥 (2014-08-19)
淑梅足跡:內外兼備的美人 (2014-08-19)
百家廊:散步景觀路 (2014-08-18) (圖)
琴台客聚:當我年輕之時 (2014-08-18)
翠袖乾坤:美與醜自己話事 (2014-08-18)
跳出框框:食 譜 (2014-08-18)
生活語絲:《活着》和《歸來》 (2014-08-18)
雲來如此:風 鈴 (2014-08-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