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一部好看的三毫子小說。 作者提供圖片
黃仲鳴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三毫子小說盛行。被譽為「通俗霸主」的高雄,又怎能缺席?他究竟寫了多少部「三毫子」,已難以考證。他有一部《母女情》,列「環球小說叢」第十七種(缺出版日期),極見他的人生哲學和對愛情的態度。這部小說署名史得。史得,是高雄撰社會奇情小說的專用筆名。
本篇一開首,即點出這部小說的微言大義:「愛是人間最偉大的情感,愛創造一切。」並說:「假如對愛運用不善,雖親如母女,也會發生悲劇的。」
史得的三毫子小說,不離情情愛愛。《母女情》的情節很簡單,開服裝店的孀居婦人秦太太,有個十七歲讀高中二的漂亮女兒秦婉。對這寶貝女兒,她寵愛有加。孰料女大女世界,秦婉竟然和音樂老師談起戀愛來。這音樂老師在秦太太的眼中是這樣的:
「這一個名叫朱怡遠的音樂教員,在秦太太眼中看來,實在太不成大器了。不但年紀老,樣子又醜,滿臉皺紋,兩眼深陷,皮膚黝黑,走起路來,佝僂地一步一步的走,看上去簡直是個五十以上的人。衣服又穢又舊用不着說了,嘴裡老是咬了一個煙斗,以致他的手指頭也沒有一個乾淨的,加上那副畏畏縮縮的神氣,秦太太一看到他就惡心......」
一個漂亮的小姑娘,居然和一個如此醜陋的老傢伙走在一起,秦太太怎甘心?雖然這個音樂教師很有才華,着力栽培有音樂細胞的女兒。但老師就是老師,怎麼能成為老公?於是極力阻撓,求之服裝店一個二十五歲的小夥記趙重生,偵之查之;而一腔憤懣和憂慮,也向這年輕人傾心相吐。結果是,女兒憤而離家。在趙重生這中間人的斡旋、勸解下,秦太太終於屈服。最驚奇的結局還是:二十五歲的小夥記和三十七歲的老闆娘竟然互傾心曲後,好上了。好上後,秦太太卻心生疑懼,恐怕女兒「會反對我們麼?」隨即又說:「管她呢!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至此,秦太太完全明白愛情是「自私」的。
小說中的趙重生,老成持重,不少道理都借他的口中說出,雖云「說理」,而且還大掉書包,但讀來一點也不悶場。高雄說故事的本領確實很強;加上一手流暢白話文,佈局和鋪排經營得當,能令讀者一口氣看竟全文。
《母女情》這題目甚佳。不單述母對女之情,還分述母之情,女之情。對於「老」,高雄在《給女兒的信》中,有這樣的看法:
「青春與年紀的關係,亦非共存。年月的消逝,人力不能挽回,但卻能把青春抓住不放。一個人的真正青春並不在他的臉上與身體各部分上,而在他的腦子裡;身體老了,思想仍可青春。」
這番話,可以作為書中兩段忘年戀的注腳。由此可見高雄的愛情觀。他是反世俗的,真正的愛情是不分年齡、階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