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樹廣
我在哈爾濱火車站跟前的鐵路大院長大,直到上大學後,才知道哈站竟與「韓國荊柯」安重根密不可分。今年上半年,哈站候車大廳內開闢出安重根義士紀念館。初秋回家休假,當然要補上這堂歷史課。
紀念館規模不大,三四百平米左右。陳列以珍貴的歷史圖片為主,介紹了安重根的家庭背景、抗日復國生涯、刺殺行動、獄中遺言等,濃縮了他傳奇的一生。許多等車的旅客順道參觀,更有不少韓國遊客慕名專程前來。
哈爾濱是座年輕的鐵路之城。十九世紀末,李鴻章和俄財長維特簽署中俄密約,中東鐵路始建,哈爾濱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東北亞政經中心,日俄更演出列強爭奪滿州和朝鮮半島的大戲。二十世紀初,日本武力吞併朝鮮,半島仁人志士不甘亡國滅種,誓死開展反日復國運動。
一九零九年,日本挾日俄戰爭得勝餘威,派「朝鮮統監」伊滕博文來哈爾濱,與俄國財長可可夫切夫商談吞併朝鮮、瓜分滿州事宜。安重根得知消息,決定在哈爾濱火車站刺殺伊滕。十月二十六日九時,伊滕的專列駛入哈站月台,二十分鐘後,伊滕與可可夫切夫檢閱俄軍儀仗隊,在距自己十步時,安重根衝上前去,沉着拔出手槍,三發子彈擊中伊滕胸部和腹部。他擔心此人若非伊滕豈不誤了大事,遂瞄準隨行日人連開四槍。面對撲上來的俄國憲兵,他坦然扔掉手槍,用俄語高呼三聲:「高麗婭,烏拉!(朝鮮萬歲)」次年三月二十六日上午,安重根在旅順監獄從容走向絞刑架,慷慨就義。
安重根的義舉不僅轟動了世界,更贏得中國人民的崇敬。梁啟超、孫中山、袁世凱、周恩來、蔣介石、蔣經國、章太炎等名人紛紛題字題詩。章太炎讚他是「亞洲第一義俠」;蔣中正的題詞是:壯烈千秋;梁啟超題詩:黃沙捲地風怒號,黑龍江外雪如刀。浪血五步大事件,狂笑一聲山月高......可見,安重根刺殺伊滕事件,被時人奉為楷模。
安重根不僅是殺身成仁的義士,也是漢學功底極高的書法家和思想家。他在旅順監獄曾向景仰他的日本獄卒書寫了二百餘幅書法作品,並著有《告同胞言》、《最後遺言》、《韓國人安應七所懷》和《東洋和平論》等。
參觀中,我認識了一位面容白皙、長着瓜子臉的韓國女留學生張升妃,在哈師大學漢語,自願當韓國遊客導遊。她告訴我,參觀「七三一遺址」後,再來安重根紀念館,是韓國旅行團的必選路線,因為安重根的名字在韓國家喻戶曉。紀念館導遊小高告訴我,安重根紀念館展品原是哈爾濱朝鮮民族文化藝術館的一部分,今年初才搬到這裡。
結束參觀,我好奇地翻看留言簿,許多韓國人畫出缺一節無名指的手掌,這是安重根和他的「斷指同盟」的標誌。一九零九年二月七日,安重根等十一位韓國義士切斷各自左手無名指一個關節,以血書發誓「光復大韓獨立」,並被推為盟主。
近百年來,中韓同遭受過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役,人們不應忘記這段歷史,參觀安重根紀念館恰可以喚醒沉睡的歷史記憶。安重根的斷指,早已成為韓國人民愛國主義的精神符號,他無愧為大韓民族之魂!
|